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心全意为定居外地的宗亲提供服务

2021-11-26 23:04IP属地 山东16550徐炳炎

           全心全意为定居外地的宗亲提供服务   

   淄博市博山区八陡镇徐氏族谱,存在着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这个家族从第五世开始,族人陆续不断地迁出。迁出以后,究竟落户在何方?族谱里几乎没有记载。尤其是到了第十世至第十二世,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集体消失后下落不明,而且族谱里没有任何记载。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使我有些困惑不解。

出乎意料的是,建立不久博山徐氏一家亲微信群,以及博山区八陡镇徐氏联谊群,给出了一些答案。微信群里的德刚宗亲,来自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德刚这位宗亲,是从博山区迁出去的,很可能是一九零零年以后,清末民初时期闯关东迁至东北的。于是,我就在微信群里,联系到德刚宗亲,让他提供一些线索,希望搞清楚来龙去脉。

开始的时候,德刚宗亲说,他的曾祖父是徐希广,当年闯关东时,带着两个儿子。长子是徐春来,次子就是德刚宗亲的祖父徐春普,刚刚年满五岁。一块前来的有徐希广的弟弟徐希滨,还有一个远方弟弟徐希海。途中曾经乘坐火车,几经周转到了黑龙江省宁安县。德刚宗亲提供的是,祖父辈的字辈是春,曾祖父的字辈是希。但是,博山区八陡镇徐氏族谱,一共有五卷,这部族谱撰修于一九一九年。几经查询,字辈之中根本没有希、春。第一次查询,没有得到任何结果。

后来,德刚宗亲联系到他的六叔,一位六十九岁的退休教师。获得了一个新的线索。根据回忆,提供了先祖的名字徐桐。德刚宗亲一再说明,左边是木,右边是同志的同。再次查询博山区八陡镇徐氏族谱,第一卷七十四页,找到了徐桐的名字。在博山区八陡镇徐氏族谱里,徐桐是第九世。徐桐是第八世徐光扬的长子。由下而上,第七世是徐宰;第六世是徐际昌;第五世是徐世祯;第四世是徐自便;第三世是徐邦贤;第二世是徐义;第一世就是始迁祖徐让,公元一三六九年,迁来博山区八陡镇,已经有六百四十多年的历史。

但是,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族谱的一卷七十四页,仅仅记载了徐桐出嗣,究竟是那一位八世祖的嗣子?必须继续查询下去。经过反复查找,终于找到了结果。博山区八陡镇徐氏族谱,一卷第十九页上的记载,徐桐过继给八世祖徐文理。徐桐有两个儿子,也就是第十世徐太中和徐安中,其中徐太中无下续。徐安中有一子徐本初,徐本初是第十一世。徐本初有两个儿子,长子徐永富,次子徐永贵。徐永富和徐永贵是第十二世。由于徐永富在家谱里有下续,徐永贵在家谱里向下是空白。根据惯例,肯定是已经迁到外地。因此,可以判断牡丹江市德刚宗亲这一支,就是第十二世徐永贵的后人。德刚宗亲的曾祖父徐希广、徐希滨属于第十三世,德刚宗亲的祖父徐春普是第十四世,以此类推。查询到这里,我感到如释重负,这件事情总算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然后,我整理了以上内容,做为八陡镇徐氏家族世系的简要说明,通过手机微信发给了德刚宗亲。  

现在,许多定居外地的徐氏宗亲,正在寻根问祖。天下徐氏一家亲,我们应该为这些宗亲排忧解难,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帮助宗亲们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

撰稿人  徐炳炎           二零一九年三月三十日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河北徐氏文化交流中心 (河北徐氏联谊会)
河北徐氏文化交流中心(河北徐氏联谊会)简 讯 昨天(4月27日)在沧州,河北徐氏文化交流中心(联谊会)俊杰主任,应邀走访了徐氏规模企业和八极拳同门师弟武馆。在宗亲企业,俊杰主任和宗亲企业家就徐氏文化和企业经营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达成许多共识,就徐氏文化和企业经营整合资源、合作共赢、有序发展,谋划出

0评论2025-04-28206

山东池桥口徐氏祠堂举行落成典礼暨清明祭祖仪式
2025年4月3日上午,山东池桥口徐氏祠堂落成典礼暨清明祭祖仪式在池桥口村隆重举行,来自池桥口徐氏先祖太公后人齐聚祠堂,为六代世祖灵位归祠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池桥口徐氏一脉从明代崇祯年间自安徽歙县回迁故里到此以来,历经395载,已发展至二十七世,现家族人口繁衍生息,分布居住于苏、鲁两省及临、郯、苍等地,共有2

0评论2025-04-04336

寻根溯源,共话未来——第三届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纪实
寻根溯源,共话未来——第三届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纪实 2025年3月29日,广西阳朔县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家族盛会——第三届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来自江苏、山东、广西等地的近40位徐氏宗亲怀揣对家族的深厚眷恋,跨越山水阻隔,齐聚一堂,共同回溯家族历史,探寻未来发展之路。上午的研讨会在山

0评论2025-03-30357

跨越600年的亲情拥抱-------2025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暨海州徐氏后裔赴阳朔木山省亲活动
明朝洪武年间,世道纷乱。海州徐氏善堂公的三世孙徐宣公,为躲避灾祸,背井离乡踏上迁徙之路。从浙江辗转到福建、广东,翻山越岭历经艰险,最终在桂北阳朔木山八卦村寻得安身之所。但见此地山脉蜿蜒如龙,山水灵气汇聚,便在此开基立业。历经六百余年繁衍生息,如今后裔已逾万人,人才辈出,文脉兴盛。前年,阳朔徐氏文化研

0评论2025-03-3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