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记招远市为徐氏修谱的那些人

2025-01-27 23:17IP属地 山东4910徐言东

徐姓,据2010年,202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均排在第十一位,现今已有2200多万人,是全国的大姓,据山东省人口普查数据排在全省第九位。2002年《招远年鉴》记载:徐姓人口排全市第八位,也属全市大姓。招远市徐姓,有一个最大特点,徐姓绝大多数发源于夏甸镇勾下店村,而且几乎所有徐姓家族都认可先祖是从勾下店迁出的,逐渐建立了一个个村庄,一步步迁徙到招远大地繁衍生息,当然勾下店村徐姓老根还在。招远市辖有724个行政村,《招远市村庄简志》记载有徐姓人口的村庄,有133个,占全市村庄数目的18.37%。而且徐姓每族都明确记载了,招远市徐氏共同祖先,知道本族是属于哪支哪派的,有的还能排字论辈。出现这种情况招远徐姓就要感谢几百年来,那些为徐氏修谱的人,根据本人家族多本家谱的记载,将几位为修谱殚精竭虑,赓续徐氏支脉的先祖及现在热心续谱的后人的事迹在这里写一写。

招远市夏甸镇勾下店,位于招远市区南17.5千米,属于胶东低山丘陵的勾山(海拔234.7米)的东北部。金朝时期金太宗天会九年(1131),金朝扶持的伪齐国皇帝刘豫,升罗峰镇为招远县。由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十室九空,土地荒芜。南宋朝廷早就逃到临安(杭州),照旧歌舞升平,江北大好河山,被金军铁蹄践踏。伪齐皇帝刘豫,为了招集流亡者,派遣多路招抚使,出使各地,招募民众垦田农耕,招远取自“招携怀远”之意。金世宗完颜雍时期,大定(1161—1189)年间,徐氏先祖德元与天元俩兄弟,由四川成都府北柳行或十家泊村,迁入勾下店村,在驿道旁开店,招徕过往客商,维持生计,后来徐族慢慢繁衍生息,勾下店原黄姓村民徏绝,徐族枝繁叶茂,纷纷迁居各地,或建新村或落他庄,在招远大地上散漫开来,徐族尊称德元和天元为太祖。

招远地名志记载“元至正年间徐进之出任渤海守墩吏,由勾下店迁居朱宋村”。后世称“朱宋徐家”,徐进之被徐族尊称始祖,盖因有官职,有业绩,有开拓精神,据家谱记载,始祖进之少年有志,常欲立功,以光门楣,经过选拔众议被推举为北海守墩吏,后被授“修职郎”之职。当时战乱频发,倭寇海贼泛滥,常顺河口逆流而上,打家劫舍,烧杀掳掠,烟墩的作用就是燃狼烟报警。始祖进之独自毅然不顾,慨然就征,初瞻察地形,视朱宋之地肥美沃饶,遂筑室而居,以农为业,开启荒芜,得肥饶之地十有余顷。同时尽职尽责看护烟墩,现遗址尚有残留。因烟墩离朱宋村较远,也在烟墩附近筑屋开荒,从此荒芜之地有了人烟,昔号其曰“北泊子”,我小时候还发现有残破的石碓臼,村民又称此地为“破碓臼”。清初顺治时期,风沙袭扰尤甚,为避风沙徐族被迫退进附近的高家庄子村居住,也有迁往他乡。高家庄子村本是高姓建村,后徏绝,徐姓成了村里最大的姓,至此徐族自太祖迁徙招远县以来,完成了四次迁移,最终在清初扎下根来,繁衍至今。

始祖进之,生有六个儿子,孙廿余人,一传再传,道光年间子孙繁衍昌盛,高家庄子村也成了当地有名徐姓大村。始祖进之的六个儿子,也就是二世祖,即,忠,通,耀,显,赟,亨。也称“支”共分六支,招远徐姓相见,说出哪支,就能知道对方家族的大体情况。

我能了解这些,就是有了历朝历代徐氏先祖们认认真真地编修家谱的详细记录。家谱是中华民族民间的瑰宝,也是国家正史的重要补充,更是中华文明大树的根基,也是教育后代子孙重要的教材。修家谱是每个族氏的大事,在翻看徐氏家谱时,我注意到了几位先祖和长辈为此付出的劳累和艰辛。

苏东坡曾为某家谱作序曰:盖闻家之有谱尤国之有史也。国史不修,无以记古今之治乱离合之迹,以示鉴戒于将来;家谱不作,无以为昭穆尊亲敷化之原,以收人心于散逸。深以为然。

始祖徐进之创业以来,家境渐丰,所生六子皆饱学诗书,盛世闻名,后经战乱书声逐微,又有风沙之害,多次搬迁,最初的家传文献资料多有损坏。七世先祖徐九韶曾修谱,前谱至七世止,又自七世兴,续上了徐族支脉。九韶祖在序言中说,“吾之作谱,是为不斩徐氏之血脉而”,事迹已不可考。

明末崇祯四年(1631),胶东发生了登莱之乱,多部老谱均记载“迨启祯以来”,朝廷和叛军孔有德在登州(蓬莱)与莱州之间,反复拉锯战,长达三年之久,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徐族家谱片纸不存,痛哉惜哉呜呼哀哉!明亡清兴,社会逐渐安定,经调查招远县各村徐姓老谱,发现辛庄镇朱宋村五支九世祖徐廷华在清初篡修了《朱宋徐氏前谱》并写了序言,功载徐氏千秋史册。

九世祖廷华,字陵公,号河东氏,《朱宋徐氏族谱》有小传:少颖敏,嗜读书,常怀奋飞大志,气宇轩昂,干事隐括,直道正辞。一邑之缙绅先生,咸敬服焉,享年三十有二。康熙三十九年(1700)仲夏作序曰:迄今世远年湮,残编遗器寻考无得,文献不足矣。所微有存者,仅其名字寄予残编耳,亦惟是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备列其名字于篇后,使来世子孙犹得考,夫杳杳不绝之一线云尔。

正是九世廷华,三百多年前的续谱,为以后多位徐氏后人续谱,留下了一些线索,正如他所说留下“一线云尔”,使徐氏家族血脉绵绵不绝,一线尚存。

高家庄子二支十四世延柞,字福庵,号北冥,邑庠生,乾隆年四十一年秋九月(1776)重修徐氏家谱,自始祖到六七世亦未能一一挨序。但对完善徐氏家谱功不可没,此谱后世称为“福庵谱”。

高家庄子三支十四世祖徐策勋,字伯公,号清溪,邑庠生。自幼家境谱贫寒,终生以耕读为业,因家贫日常衣着不雅,四季脚穿一双破绽露趾的靴子,经年不换,故被为“破靴子”爷爷。策勋祖自幼有志,苦读圣贤,文底深厚,性格耿直,好打不平,睦乡里,息邻纷,他的很多故事至今还在村里流传。本村村北临海有一片滩涂地,有地契为证,为防风沙,村民陆续栽上小树。这引起了邻村的觊觎,损毁树苗,强行霸占,由此引发了一场官司。县衙上,策勋祖据理力争,妙语连珠,驳得对方哑口无言,古代的县衙,俗语说的好“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如此简单明了的案件,硬被县衙拖了两年之久,主审也是换了又换,策勋祖毫不气馁,坚决要求对方败诉,县衙无奈只好判徐族胜诉,徐族保住了自己应有的土地,至今,滩涂地树木成林,鸟语花香。

策勋祖最大的贡献,就是重新编撰《招邑徐氏族谱》。前文说到已有几世先祖续修了家谱,但都有缺陷,策勋祖曾记录曰,二支十四世祖延柞,字福庵,乾隆四十一年(1776)所修家谱,即《福庵谱》,吾幸得之而续述之。下定决心要续全县徐族系统完整的族谱,故而,不辞辛苦,随时随地走访,积累资料。后来得到家族支持,趁农闲季节骑毛驴奔走四方,走遍招邑全境,真可谓风餐露宿,饥饱无常。遇近支者,尝能留宿管饭,遇人不淑,下顿饭还不知在何处。凡徐姓与吾同族的村和户一一拜访,记录在册,经过两年之多走访数十余村,访问二百多户徐姓人家,所到之处,不耻下问,全县徐姓人都为之精神所感动,尽力帮助提供资料。策勋祖对所取资料,精心整理核实,凡有疑问者再出发核实,前后历经三年之久,道光十一年(1831)较完整系统的《招邑徐氏族谱》出书了。本书书写工整,字迹清秀,世系脉络清楚,自始祖四迁定居,续到了十六辈行,按支分派有条不紊,此珍品尚存,也称《清溪谱》。

应该说策勋祖是招邑徐族编撰家谱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二百余年时间已过去,招邑全境徐氏宗族,几乎都以策勋祖的续谱为蓝本,赓续徐氏血脉,甚至许多外出的徐氏家族,寻根问祖也在此族谱中找到了答案,策勋祖的功绩与日月同辉。

此后本村又多次续谱,都是在策勋祖《招邑徐氏族谱》基础上进行的,清光绪十六年(1890)二支十六世祖徐潜修,在策勋祖《清溪谱》的分卷基础上加工整理成谱,称“徐氏二支谱”。民国八年(1919)二支十七世徐其传续谱,1957年及1983年又有前辈续谱。

做为始祖徐进之最先扎根的朱宋村,徐姓现今仍是大姓,后辈人才济济,能人尽出,不愧古时“朱宋徐家”的称号。朱宋村五支九世祖徐廷华,可称清初编撰招远徐谱第一人,其元孙五支十二世徐燮也曾续谱。招远三中物理老师徐崑武三支十七世孙,市委办徐志刚五支十八世孙,尽心竭力续补家谱。2003年,完成了第一版初稿和二版修定稿。又重新点校各版老祖谱,更广泛地外联内核,进行增补添改,2012年6月完成第三版,整整历时九年,至诚至孝之心日月可鉴。

2002年12月高家庄子村二、三支合订本《徐氏家谱》印刷出版,得到了广泛传播。二支廿一世孙徐言东,深受先祖们的感召,总想为本村做些什么。在工作之余编写了《招远高家庄子史话》一书,六百多万字,于2014年7月出版,材料收集较广泛,内容方面尽量详实,图文并茂。主要编写了村情概况,徐氏源流,风物习俗,人物掌故,历史传说等内容,可以说是一部了解本村百科全书式的书籍。招远高家庄子村成为烟台市首个申报成功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此书功不可没。本书汇集过程中,得到了众多人帮助,特别是本村乡亲们,深表感谢!本人出了一点微薄之力,跟先祖们、长辈们比起来不足挂齿。

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也是世界全人类共有的特点,人类的基因里仿佛被植入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密码,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成了哲学三大基本命题。家谱能考世,尊祖不忘本,故苏东坡云“观于谱而孝悌之心,可以灿然丛生”。深深感激那些为徐氏家族修续谱的人。

(作者 徐言东) 徐炳炎推荐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浙江清代徐姓官员履历
姓名年代籍贯职官徐敏桂雍正年间云南府楚雄府楚雄县浙江处州府宣平县知县徐日纪乾隆34年浙江严州府桐庐县俸满教职徐锡礼乾隆四十一年浙江杭州府临安县广东潮州府惠来县知县徐思安光绪18年安徽凤台县浙江金华府水利通判徐良模乾隆年间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云南云南府通判徐琨嘉庆十六年浙江衢州府龙游县河南南阳府叶县知县徐良模

0评论2025-03-3192

关于《苏鲁徐氏(东海堂)衒公通谱》致各位宗亲的函
关于《苏鲁徐氏(东海堂)衒公通谱》致各位宗亲的函 (第一号)尊敬的各位家人;衒公,字廷售,号毅。明辅祖第五十三世,善堂公第七世,礼龙祖之曾孙,谦公之子,行五。其人天资敏达,器宇轩豁,睦邻敦族,公行礼彰。被授予义官于福建兴化府莆田县。生子六;金、銮、錄、鑣、锐、釴。享年五十二岁。卒于成化甲辰年(1484年)

0评论2025-03-13224

徐州沛县七修《东海堂·徐氏族谱》 倡议书
徐州沛县七修《东海堂·徐氏族谱》倡议书尊敬的徐氏宗亲们:木有根,水有源,族有谱。族谱承载着家族历史与先辈精神,是我们追本溯源、凝聚亲情的关键。东海堂徐氏,起源于淮海,晋时迁徙。明朝洪武二年,先祖崇本公因兵祸来到徐州沛县,定居西南三里河,至今已繁衍约655年。沛县《徐氏族谱》虽历经六次修订,但因资料所限,

0评论2025-01-17721

中共安丘市委办公室 关于做好家谱普查和征集有关工作的通知
家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记载着家族的传承脉络、世系繁衍、人物事迹、家规家训等珍贵信息,对于研究地方历史、民俗文化、社会变迁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0评论2024-12-29535

《高密徐氏家谱》徐氏家谱续写公告
徐氏家谱续写公告第2号各位族亲:一、本谱暂名为《高密徐氏家谱》。以民国25年(即1936年)老谱为蓝本。凡是老谱有的徐氏裔孙,不分男女,地位高低,贫富差别,一律平等入谱。对于收养、义子等凡自愿入徐氏谱者则一视同仁。具体名称待编辑完成,付诸印刷时,由顾问委员会成员商讨决定。二、本谱续写的指导思想是实事求是,

0评论2024-10-181089

《莱阳徐氏初修宗谱》第三次发布通知
《莱阳徐氏初修宗谱》第三次发布通知始祖徐安心,高祖徐祥,一世祖徐有财徐利财徐有良后人请注意!经过前段时间大家的共同努力,凡是请谱书的宗亲补充资料已基本完成,个别联系不上的宗亲请抓紧时间联系我补充资料。为了快点完成谱书出版,以前想请谱书的宗亲,还没交钱请抓紧时间及补充资料,截止2024年7月15 日就进入谱书

0评论2024-06-281251

江西南昌南州世家乌石徐氏十九续修族谱仪式于6月2号正式启动
江西南昌南州世家乌石徐氏十九续修族谱仪式于6月2号正式启动

0评论2024-06-27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