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
返回专题 专题首页 专题分类 切换频道
湖北仙桃市红星徐氏宗祠纪念亭
徐氏宗祠纪念亭始建于2004年清明节,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

2021-10-26

湖北荆州市监利县朱河镇徐氏祠堂
朱河古称朱家河,南拥长江母亲河,随州至岳阳高速公路、沙市至洪湖省道穿城而过,素有“小汉口”之美喻,是镶嵌在红色革命根据地洪湖西岸的耀眼明珠。天时地利钟灵,人和物美毓秀。 荆楚徐氏朱河支系江西丰城吴塘韬祖十九世裔孙文胜公、仲才公、仲奇公、永昌公、仕栋公、景通公于元末明初至监利朱河落藉,距今已650多年。

2021-10-26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汴河镇剅口徐氏祠堂
荆楚徐氏林溪始祖元伯公,生於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祖籍江西,和民族英雄文天祥是同乡。江南人民坚持抗击蒙古族入侵,因此元朝统治者把长江东南几省的人民定为南人,列入第四等,其地位仅比奴隶高一等。蒙古贵族掠夺人口为奴隶,圈良田为牧场,这些都是江南人民背井离乡的历史根源。由江西迁入洞庭、洪湖之滨及其它地

2021-10-26

湖北岳阳市岳阳县月田徐氏宗祠
岳阳县月田徐氏宗祠,经安贞公廿一世孙竹家公脉下的梁山公和兰山公倡议,于清道光五年(1825)春,在月田徐家大屋购置本族一栋私房,第二年共同筹资,维修而成。1843年,由玉山、晴溪公和乾吾公倡议,在原祠基础上扩建,使之成为正厅上、中、下三重堂屋,坐北向南,东西横厅左右对称,均为砖木结构,雕梁画栋,雄伟庄严。

2021-10-26

湖北省岳阳市岳阳鹿角镇大同村文昌堂徐氏宗祠
岳阳文昌堂徐氏宗祠,位于湖南省岳阳县鹿角镇大同村徐文昌大屋。主祀:迁平始祖徐安贞,生活在公元691年--776年之间,初名楚璧 (亦名楚玉),字子珍,龙丘(今衢州龙游)人,唐神龙二年(706)进士,参与续修南朝齐《七志》,整理皇家秘籍,补丽正学士。开元中,帝好文学,因命安贞供奉内廷,多令视草,掌管制作诏书,有能名,

2021-10-26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东海堂徐氏宗祠
旧时,华容县徐氏宗祠,号东海堂,为徐氏大家族祭祀先祖和议事的重要场所。随着瓜瓞延绵,世代蕃昌,原有的徐氏家祠已经不能适应现在需要,在华容宗亲和台湾企业家徐光中等共同努力下,华容县徐氏宗亲决定在县城东北的黄湖山风水宝地,建造新的华容县徐氏宗祠,2011年3月26日,湖南省华容县徐氏宗祠奠基仪式在华容县城关镇

2021-10-26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东塘镇石子涧村徐氏祠堂
原有徐氏祠堂,座落在湘阴东塘镇石子涧村,又称“燕窝祠”,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距今五百载。祠堂分三进,前进设有一个大戏台,戏台柱联是:打起满腹精神,作古振今,唱出国治身修光景;才使大象观感,争先恐后,愿学忠臣孝子猷为。中进有东西厢房,中间的大天井内栽有两棵大桂花树,后进为主厅,厅的中间有兴隆公

2021-10-26

无锡长广溪徐偃王庙
无锡徐偃王庙,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长广溪湿地公园,背靠石塘山。徐偃王庙在无锡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南宋时即已有重修的碑记, 碑文被录入元至正《无锡县志》。该庙的始建年代应更早。《无锡县志》中详细记录了庙周围的山川景物及奉祀徐偃王的缘由,文中还记到徐偃王庙在无锡不止一处。《无锡县志》云:石塘山,一名庙徐偃王像

2021-10-26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县徐孺子先生祠
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已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无锡惠山祠堂群中,徐氏祠堂就有两座:一座在惠山直街口的徐孺子先生祠。另一座在宝善桥西堍的徐氏宗祠(堂号均为古十笏堂),现已修复。徐孺子先生祠始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由徐氏裔孙廷昌、元标、景元等奉檄建造。是按照迁锡始祖徐铉在东胶山南横塘

2021-10-26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县徐氏宗祠
徐氏为江南望族,随着徐氏人口增多,原有徐孺子祠已不够使用,于是在民国九年(1920)徐氏族人在惠山宝善桥西堍又建徐氏宗祠,以作徐氏宗彦祭祀和议事之用,其规模和装饰都超过徐孺子祠。该祠之建,当时《无锡大观•惠山新志》中有所记述。祠建成后十余年, 爆发了抗日战争,日寇轰炸祠堂中的伤兵,炸弹把徐氏宗祠连同旁边的

2021-10-26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青山徐氏宗祠
青山徐氏,是由先祖徐琼在明末从宜兴洑溪,迁徙到江阴西外青山卜宅,即青山徐家埭。徐琼成为青山徐氏始迁祖,经历代传承,瓜瓞蔓延,人丁兴旺,遂成一支。 青山徐氏宗祠,号惜阴堂。原为三开间三进两院落形制,造型古朴,庄重肃穆。解放后曾一度被用作小学校舍,后学校规并,徐氏祠堂被拆除,房屋材料被移作他用。徐氏后人

2021-10-26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焦溪徐氏宗祠
江阴焦溪徐氏宗祠,号逊绵堂。取自唐韩愈《衢州徐偃王庙碑》一文中“秦杰以颠,徐由逊绵。”据焦溪人承越于清咸丰九年(1859)撰文《重建焦溪徐氏宗祠记》载,焦溪徐氏宗祠重建于乾隆十九年(1754),计有前屋面阔三间,中堂亦三间,两旁厢房各一间。堂后偏右有屋一间。折而向北有屋五间,为上下两层。堂前庭院内种植木兰丹

2021-10-26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徐塘田徐氏宗祠
徐塘田徐氏宗祠,坐落在宜兴市芳桥镇夏芳村徐塘田。明隆庆二年(1568),在徐塘田垂柳湾始建祠堂。当时徐氏族人只有13人,各竭力捐助而成,由芳塘公手篆制匾悬挂,号追远堂,寓不忘祖根。清初,徐喈凤中进士后, 知府赵琪给祠堂正厅悬挂进士匾。至康熙二十六年(1687),徐喈凤兄弟俩重新整修祠堂,在院子里开挖池塘,池塘

2021-10-26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谭庄徐氏宗祠
谭庄徐氏宗祠,号角杰堂,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谭庄村,已经有300多年 历史。为二进三楹江南明清风格建筑,祠堂占地73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平方米。 据《徐氏宗谱》记载,祠堂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经费均由族人捐资,占地四亩零二厘五毫,祠堂三进六楹,及东西厢房共二十三间,前后两进间均有天 井,首进、二进中为

2021-10-26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徐氏宗祠芙蓉双庙分祠
横林徐氏宗祠,号赐书堂,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北沿河。横林徐氏宗祠芙蓉双庙分祠,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镇芙蓉双庙徐家村。原祠规模为二进五楹两侧厢,现仅存一进五楹。芙蓉徐氏始迁祖徐德辉,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随宋高宗扈跸南渡,任职指挥使,负责宫廷保卫事务。从德辉公传到第六世,有兄弟八人,依次为徐仲谦、徐

2021-10-26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薛巷徐氏分祠
薛巷徐氏分祠,号余庆堂,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镇星辰村委薛巷村。为一进四楹两廊的形制,占地面积一亩。目前,薛巷徐氏分祠被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常州市历史建筑。徐氏分祠先祖是在明代由平江迁居到曹巷里的,始迁祖徐东溪,其第六世徐之锂又迁居薛巷,成为薛巷徐氏的分祖。薛巷徐氏第十三世孙徐福坤、徐茂贤等徐氏子孙

2021-10-26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州曹家村徐氏宗祠
曹家村徐氏宗祠,号惇叙堂,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杨桥村委曹家村,一进一楹,占地面积1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平方米。它西北距闻名常武地区的小桥流水的杨桥古村约500米,北边有湾渎村、北堰村,南面有堵家塘和杨桥浜、牛皮村,西面有上横河。这是一座掩映在清流与绿荫中的祠堂。 据《徐氏宗谱》记载,徐氏始迁祖徐守安是

2021-10-26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州北堰徐氏宗祠
北堰徐氏宗祠,号忠亮堂,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杨桥村,离杨桥古镇北约500米。南为宜兴市和桥镇福巷桥村,东南为宜兴万石镇黄土寺村,北为前黄镇谭庄村,一进二楹,占地面积80平方米。据《北堰徐氏宗谱》载,北堰徐氏远祖为南州高士徐稚。徐稚,字孺子, 生于江西南昌。东汉末年他不愿在腐朽朝廷为官,便隐居南昌北沥徐村

2021-10-26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资徐湾村徐氏宗祠
徐氏宗祠座落在镇江石马庙徐湾村。相传在清朝中期正宪公从地处三里外的楼庄迁徙徐湾村,在此开基立业。经过历代勤奋操持,子孙蕃昌,瓜瓞蔓延,形成旺族,以徐姓聚居地成为村名,许多徐氏子孙又相继迁往外地发展。徐湾村有自己的宗祠,并编修了家谱。徐氏宗祠在1937年被日本侵略者焚毁,后由徐氏宗彦集资在原废墟上于民国三

2021-10-26

江苏省连云港赣榆县徐福祠
徐福祠位于连云港赣榆县城北金山乡徐阜村,即徐福村故址。徐福东渡未归,后人怀念他修建了一座徐福庙。至宋熙宁年间(1068-1077),徐福庙曾改为兴会寺,后又演变为牛王庙、关帝庙。现在的徐福祠,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纪念徐福东渡日本,在原地重新修建。徐福,一名徐市,谱名徐议,字君房,出生于齐王建十年(前255),齐

2021-10-26

« 上一页 7/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