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树滋堂
徐氏树滋堂相传为徐氏祖先下水经商,智取盈利以所得修建,位于西湖村, 座北朝南,始建于明代,祠堂三开间三进两明堂,前厅雕梁画栋,四周用木板门装饰,俗称“木老虎”,不见墙壁,用之于防盗。后进为享堂,供奉祖先之灵位,右附侧房三间,门前广场开阔,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气势恢宏
2021-10-26
徐氏承德堂
徐氏承德堂,属东厅派房厅,建于明代。三开间二进,厅前有院墙阻墙,前门八字式,朝南,两石鼓, 两旁有侧门, 这里有别具风格的大门,大门上还有大门,门上有“勅赠”二字匾额一块,还有御赐匾额“近天五尺”和御赐对联“身居田舍首名列;帝王家时以为荣”。故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只有帝王家来时才开上、下两扇大
2021-10-26
徐氏景高堂 (家庙)
徐氏景高堂,系徐氏家庙,居宅之东,去邑二十五里,背福山, 面慈岩,左梨湖荷沼, 右东湖坦溪,双涧合流,折为九曲,亦一方幽胜也,长76米,阔48 米,占地3000多平方米。咸丰年间遭太平天国战乱损毁,仅存几间侧房。
2021-10-26
浙江金华市雅畈镇 石楠塘村徐氏宗祠
永清徐氏宗祠(又名石祠), 位于金华市婺城区雅畈镇石楠塘村村南的永清渡口,三面环山,东南临武义江,坐东北朝西南,前后三进,两侧厢房,建筑面积957平方米,为周边13个村落的徐姓族人共有。现存为明万历己亥(1599)建构。又于天启年间再造寝室、事堂、门楼各五间,祠内左右侧厅各三间。至崇祯末年寝室颓废。清顺治十四年
2021-10-26
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前徐祠堂
前徐祠堂位于鄞州区云龙镇前徐村,清代建筑。该祠堂坐西朝东,通面阔19.30米,通进深26.40米,占地面积约500余平方米。由门厅、戏台、天井、大厅等建筑组成。门厅为马头墙,中为天井, 筑有戏台,台顶有螺旋式藻井。大厅二进五间,明间、次间抬梁式结构,梢间穿斗式结构。门楼有匾曰“东海名宗”,前廊砖、木、石雕琳琅满目
2021-10-26
浙江宁波鄞州横溪梅福村徐氏宗祠
宁波鄞州橫溪镇梅福村梅岭上三坑的徐氏宗祠,建於清康熙年间,建筑面积752平方米,合院式结构,由山门、大殿、戏台及左右廂房5个部分构成。建筑装饰采用砖雕、石雕和朱金木雕等宁波传統工艺,技艺精湛,栩栩如生, 尤其在山区较为少见,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徐氏宗祠历经三百多年的风吹雨打,损坏严重。当地村民与徐氏后裔
2021-10-26
浙江舟山市普陀区展茅镇路下徐村徐氏宗祠
徐村徐氏宗祠,初建于清代中叶,有祖堂一间一舍,抱堂间二挑檐六弄堂,后增建串堂一间。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由继澜公当首,筹集资金,新建祠堂三间,并正式悬挂“徐氏宗祠”匾。宣统元年(1909)再次续修祖堂,历时半年,祖堂修葺一新,并新立“积善堂”匾。民国二十一年(1932),修建串堂一间。至此,徐氏宗祠由“祠堂”、“
2021-10-26
浙江衢州市江山湖前村徐氏宗祠
湖前村徐氏宗祠, 是由唐武德年间迁居湖前村的徐氏后人修建于晚清时期,分三堂两天井,是农村较为普遍的祠堂。抗日战争时期, 第一堂为日军焚毁,解放后其余两堂作为村集体资产,一直作为各村民小组的杂物堆放间和牲畜棚,年久失修,逐渐荒废。2004年村集体投资26万余元,修缮了尚存的两堂,作为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从此徐
2021-10-26
浙江衢州市江山凤林镇茅坂村徐氏宗祠
茅坂徐氏宗祠为江山市最为典型的古建筑,始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后于清顺治九年(1652)为倭寇焚毁,至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重建。占地面积3570平方米,建筑面积2437平方米。面宽36米,进深67米,三堂加后霸共四堂二大天井的古建筑厅堂。厅堂前广场,广场前池塘,池塘前虎墙。 祠堂内石础石磉硕大无朋,石柱72根,
2021-10-26
浙江温州苍南县金乡镇四代徐村徐氏宗祠
走进温州苍南,最为古老沧桑、醒目壮观的建筑莫过于宗祠。苍南县130万人口中有426个姓氏,不同文化传统互相交融,形成苍南多元的社会文化,宗族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在漫长的迁徙、繁衍、创业历史进程中,苍南人慎终追远,建造了许多家族宗祠,富丽巍峨,各具特色。苍南县金乡镇世代徐村的徐氏宗祠是苍南工艺水平最高、建筑规
2021-10-26
浙江金华市永康徐氏小祠堂
永康徐氏小祠堂徐氏小祠堂坐落在永康城内西街40号。祠堂建于民国初期,坐南朝北, 砖木结构,四合院式。二进,单层,均三开间。屋檐下绘有人物、故事、花草等水墨画。(转引自《永康祠堂》中国艺术出版社出版 2010年)
2021-10-26
浙江金华永康徐氏中山公祠
徐氏中山公祠,坐落在永康城内健康巷5号。中山公祠为清晚期建筑,坐东朝西,三合院。正屋三开间,两侧设厢房均三开间。二层砖木结构,天井石板铺地。(转引自《永康祠堂》中国艺术出版社出版 2010年)
2021-10-26
浙江金华永康徐氏宗祠
徐氏宗祠,位于永康江南街道溪心村。建于清早期,尚无大修,原貌尚存,占地面积645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中轴线上建有一、二、三进,中间有天井相隔,两侧建有厢房。一进面阔三间11.33米,进深七檩6.21米。硬山二坡顶。明间梁架为五架梁带前后单步,次间山面为分心前后双步梁带前后单步。二进面阔三间11.33米,进深
2021-10-26
浙江金华永康徐氏屏周公祠
屏周公祠,位于永康江南街道大塘沿村。建于清代晚期。徐承卫(1610-1677),字于藩,号屏周。是江南街道大塘沿村徐姓始祖徐希诚之子,终生布衣为农,祠堂占地面积680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前厅、中厅、后厅,两侧有厢房。前厅面阔三间,通面宽13.46米,通进深5.70米。硬山顶。明间梁架为五架梁带前单步,次间梁
2021-10-26
浙江金华永康徐氏成美堂祠
徐氏成美堂祠,坐落在永康舟山镇方山口村。该祠堂建于清代乾隆年初, 由上千门太公徐应良所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成美堂为红三团领导人楼其团居住,曾在此多次召开会议,并成立新楼第一所学校---发蒙初小。1923年, 铁道游击队队长刘洪之妻徐惠华曾在此任教。2002年,部分建筑倒塌,现重修。徐氏成美堂祠占地面积890平方米
2021-10-26
浙江绍兴诸暨紫阆徐氏宗祠
紫阆位于诸暨市西北应店街镇,因自然景色岚光苍紫,四面青山环绕,阆山峙立,故名紫阆。紫阆地处山区,邨基宽坦平广,茂林翠竹,泉水汇流,风景十分秀丽,被誉为“阆苑仙境”。紫阆徐氏宗祠,号咸正堂,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约1413年前后),由徐裔小一公,谓徐钜,召集族人倡建徐氏宗祠二进。清康熙甲寅年1674),宗祠毁于东
2021-10-26
台湾新竹县徐国和宗词
新竹县徐氏,肇自十二世祖立鹏公,祖藉广东惠州府陆丰县吉康乡南了甲龙船石下,于清乾隆初年(1736)随长兄瑞鹏公及堂兄坤鹏公、翔鹏公、道鹏公等昆仲五人结伴渡海至台。筚路蓝缕,遂创基业。立鹏公落籍新竹州红毛庄, 即今新丰乡新庄子。瑞鹏公任侠仗义,远赴三义,拓荒开基。坤鹏公迁往新埔拓业。翔鹏公定居青埔子一带。皆有
2021-10-26
台湾新竹县新埔镇徐氏宗祠
新埔的新庄子为徐氏公馆所在,徐氏家族目前在当地仍有800~900多男性宗亲,对外以“徐国和”为堂号,参与社团活动。徐氏家族为大陆陆丰腔的客家人,陆丰腔比较常与闽南人合作,因此闽客话皆能流利。
2021-10-26
桃园县徐氏宗祠
早在清乾隆三十年(1765),距今约250多年前,时居广东陆丰枫树阁的徐宗取老祖先一家人,渡过台湾海峡,到桃园今观音灯塔白沙屯附近登陆,先落脚观音塘背,后迁居新屋。这位老祖先身在台湾,心向大陆。尊祖敬宗心切,为选择建祠基地,再迁徙定居在槟榔村21号现址周边地区,在此盖起一间草堂为宗祠。其后嗣遵循祖训,传承遗
2021-10-26
新加坡徐氏公会
为了凝聚宗亲,不忘根本,1936年6月3日,从闽候徐家村走到新加坡的徐氏宗亲学华、学垣、学坦等发起并创立新加坡徐氏公会。初期会所设在小坡笼岗律454号,会员100多人,公推徐棋本为首届常务主席。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2年新加坡沦陷,公会的各项会务工作受阻,所有文件资料几近无存。迄至1946年和平复兴,恢复会务,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