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与“小云南”:两种移民的区别与混淆
绝大多数云南移民以“云南”为祖籍,少数人以“小云南”为祖籍。 例如,潍坊市潍城区云南移民村落16个,“小云南”移民村落2个。胶南市“云南”移民村落314个,“小云南”移民村落28个。胶州市“云南”移民村落141个
0评论2024-01-31108
云南“小云南”与山西“小云南”:“小云南”之谜
云南“小云南”与山西“小云南”:“小云南”之谜山东何以会有云南与“小云南”移民?笔者就此问题对一个云南移民村落作了实地考察。这个村落是山东省平度市兰底镇马家西埠村。该村是附近以“埠”为名的村落之一,其西
0评论2024-01-31102
鳌山卫与云南、“小云南”军户屯田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设置鳌山卫。鳌山卫位于今即墨市鳌山卫镇人民政府所在地鳌山卫村。鳌山乃崂山之别称。 一说当地曾有一座小山,山巅有一石,其形如鳌,名为“鳌山”。鳌山卫北、西、南三面为低山丘陵,东濒鳌山
0评论2024-01-3129
海阳所与云南、“小云南”军户屯田
今山东乳山,乃“海阳千户所”故地。海阳所位于今乳山市海阳所镇 海阳所村。据记载,先后有马、许、鞠、常、赵、王、左、傅、贾、吕、陈、张、刘、鲍等24姓军户落籍于海阳所。今海阳所村马、鞠、许、左、王等姓,即
0评论2024-01-3167
“云南交趾国”:越南移民山东蠡测
在自称云南人后裔者中,一部分说他们是从云南“交趾国”迁来的。在青岛浮山山坡上,有一处叫做“荒草庵”的废墟,那残破的老屋和两棵高大的白果树向人们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传说,明朝永乐扫北时,朱元璋让他带上
0评论2024-01-3134
灵山卫与云南、“小云南”军户屯田
灵山卫与云南、“小云南”军户屯田今胶南市灵山卫镇,是明代灵山卫所在地。此处地势险要,“西北群山环抱,东南大海旋绕。灵岛屏列于前,长城带围于后。”①西北群山名“小珠山”,海拔724.9米;东南滨海,7.28平方公
0评论2024-01-3168
乌撒卫:云南、“小云南”移民的迁出地之一
乌撒卫:云南、“小云南”移民的迁出地之一在地名普查中,我们发现部分云南与“小云南”移民有具体的迁出地。且举胶南、胶州、即墨、城阳和崂山五市区为例。----------------------------------①王日根、张先刚:《
0评论2024-01-31199
徐氏医药世家徐熙世系源流
徐氏医药世家徐熙世系源流徐熙(亲属关系: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叔响) 徐熙,晋医家。字仲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人。曾任濮阳太守。以医名于时。其后裔 秋夫、道度、文伯、之才等,均为名医。徐秋夫(亲属
0评论2024-02-0359
“中国人”姓、氏、名、字、号的由来及发展
一、姓 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
0评论2024-06-0335
起名辨别汉字五行属性的界定方法
当今现代,姓名学已深入人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好名字。大多数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动听悦耳、响亮的名字,而且名字要能弥补先天“生辰八字”的缺失。如果意境玄美那就更好了。今天,我们从起名用字
0评论2024-06-0326
韬公世家定国派下复阳世系谱序(敦本堂)
1.南州高士公传徐穉字孺子,豫章人。读书于丰城槠(zhu)山之崖及县东智度寺龙泽山中,今其地有书堂旧址,建宗贤堂,绘聘君像,犹在地志。穉学业精微,超世绝俗,志不在仕途,故四察孝廉,五辟宰辅,三举茂才,皆无
0评论2024-06-0733
韬公世家定国派下复阳世系谱序(敦本堂) 第二部分
22.像赞汉高士孺子遗像赞山川毓秀 挺生斯人 儒道继志 万古高风进士及第礼部尚书窦仪拜题窦仪(914年-966年),字可象,蓟州渔阳(今天津市蓟县)人,后晋时期,窦仪登进士第,任景延广僚属。仕于后汉、后周两朝,历任右
0评论2024-06-0729
论土塘世系
土塘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小村子,她座落在湖北省通山县慈口乡石印村,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孕育着土塘徐氏。土塘徐氏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地耕耘,传承着悠久的徐氏文化。说起土塘,就不得不说起一个
0评论2024-06-1471
江苏省昆山县徐氏谱序
江苏省昆山县徐氏谱序始祖讳突头,仅微发,性刚正直。虞帝封伯益。于徐州赐姓。舜臣伯益苗裔。唐初自徐州府流寓鹿城(昆山别称),一孤人也。缘县有名宦郭宣拜阁下,二子俱贵,妾生一女,仪容艳绝。父子归里。女年十
0评论2024-07-19101

- 山西原平徐氏族谱(谱序正在识别)
0评论2024-07-24

- 韩国利川徐氏族谱
0评论2024-08-03
临淄区金岭镇徐氏谱序
临淄区金岭镇徐氏谱序徐氏宗谱原序我徐宗支世居金岭,咸号名族,闾里称焉。世以忠厚为本,耕读教家。因而子嗣绵绵,至叨入庠衿者,每不乏人,其来于金岭也。则自成祖始,固不知于何帝年间乔迁于斯,亦不知于何邑而来
0评论2024-10-1369

- 上饶市徐氏世系源流
0评论2024-10-18

- 清朝地图 全图
0评论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