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国徐氏分布图
0评论2013-04-13

- 一方风水地 千古徐王陵 《徐姓祖陵文化》代序
0评论2015-12-30
前黄山村,老徐家的家族抗战
紧邻武河湿地的罗庄区(经查,应为郯城县)黄山镇前黄山村,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地方大户的老徐家,倾其所有,家族抗战,父辈子辈四人先后阵亡,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抗日故事。
0评论2015-04-231873
浅谈明朝大移民之山东
浅谈明朝大移民之山东根据前人的研究和民间传说,我编辑整理了一下,山东明初移民(包括迁出和迁入)的情况。历史背景元朝末年,蒙古统治者残暴黑暗,到了元顺帝时期,爆发了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南征北战,一三六四年,朱元璋自称吴王,史称西吴政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称帝。以
0评论2019-04-221475
山东广饶县段河村徐氏
明洪武二年(1369年),徐姓由直隶(今河北省)枣强县迁此与原居此地傅姓共立村,取名傅徐庄子。后因古运河从村中间穿过,将该村分为两段,取名段河。分3个行政村。
0评论2013-04-151401
简述古今兰陵徐
简述古今兰陵徐 兰陵县远古时属东夷部落中心区域,自舜、禹时起,伯益辅佐二帝治理水患,管理部落联盟事宜,舜禅位给禹,禹晚年禅位给皋陶,皋陶亡,又禅位给伯益,禹帝亡,伯益守孝三年,自感功德不够,淡泊权位,让位给禹的儿子启,自己带着本部落人,回到自己的封地费(今费县、平邑一代),夏启六年封伯益次子若木于徐
0评论2019-12-261355
惊动御批的“淄水案”——燕徐斗 - 山东徐氏历史
据广饶县志载:道光十八年(1838年)七月二十一日,寿光县央上庄(徐氏)与乐安县东燕村(燕氏)因争夺淄水发生械斗,当场打死东燕村民5人,伤40余人,先后在乐安、寿光两县署兴讼,央上屡胜。最后惊动御批,在省结案,央上村讼败,判该村死刑者2人,充军1人。
0评论2019-03-151352
山东人的祖籍—洪洞县大槐树老鸹窝 - 山东徐氏历史
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元朝末年,..
0评论2019-03-151255
横山堂徐氏源流考 - 安徽徐氏世系
根据《萧县志》、《安丘县志》、《安丘百家姓》、《明史》、横山堂家谱和碑文等资料推测:我横山堂徐氏远祖居住生活在东海郡海州(今天的连云港西南),两汉时期迁到琅琊郡渠丘(今天的安丘)居住生活,直到元朝末年。迁萧始祖徐兴,字致华,系青州安丘低级武官,徐达北伐时归顺了大明,后被迁到南京,洪武元年随明太祖西征
0评论2019-03-141195
郯城徐氏概述 - 山东徐氏世系
郯城县地处山东省最南部,南接江苏,北靠临沂,东视黄海,西瞻徐邳。绵延起伏的马陵山纵贯南北,逶迤曲折的沂、沐河连接苏鲁:山川毓秀,物阜民丰,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早在上古时期,这里就是徐氏的发祥地和集中活动区域。 关于郯城县的沿革,据史料记述:郯城,古时称炎国,后来“炎”字加“邑,演化为“郯”。清·乾隆
0评论2019-03-151184
琅琊与徐福研究论文集 序二 李连庆
《琅琊与徐福研究论文集》出版了。这是一本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好书。琅拂台是中国黄海海滨的千古胜地。早在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之后,北上迁都琅琊,在此筑台,称霸中国。秦始皇在灭了六国、统一中国之,后,曾三次巡游琅琊,重新修和扩建琅琊台,刻石颂德,并两次召见方士徐福,派遣其率三千童且麦女及百工,到
0评论2018-03-211057
徐国·徐姓·徐文化
徐国·徐姓·徐文化 马继东研读中国历史,晓得“历代纪元”中有“夏”(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商”(前1600年-前1046年)、“周”(分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东周前770年-前256年,其中,春秋时代前770年-前476年,战国时代前475年-前221年,当时主要有秦、魏、韩、赵、楚、燕、齐“战国七雄”等国)、“秦”(
0评论2018-04-10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