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明代开国功臣徐达还有亲兄弟 - 徐氏世系

2019-02-16 15:42IP属地 山东54322

    【金陵晚报报道】本报“寻访徐达后人”活动在巢湖找到重要线索


    受瞻园委托,本报在民间寻访明朝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的后人及家谱(详见10月18日本报C7版《我到底是不是徐达后人》)。消息发布一周以来,很多热心读者打电话为记者提供线索。盐城、安徽凤阳、马鞍山等地都有徐姓市民打电话来自称系徐达后代。遗憾的是,记者走访后发现,这些读者手上都没有充分的实物资料能证明他们和徐达家族的必然联系。寻访工作一度陷入停顿。


    而日前,又有一位市民徐分任告诉记者说,在他老家——巢湖市含山县徐小庄村,也传是徐达后人的聚居地,而且尚保存有民国时期的家谱,并且家谱上还有徐达的画像。


    家谱绑在床腿上躲一劫


    据徐分任介绍说,徐小庄村里有徐姓大约二十多户,均属同族。这本家谱是民国二十四年,也就是在1935年时修撰的,由族中的一户人家保存至今。家谱是六十年一续,在2004年时,村里在这本老家谱的基础上续了一次家谱,如今村里的徐姓家中的中堂都供奉有新续的家谱。


   徐分任介绍说,家谱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拿出来给人看的,只有在每年的“六月六、晒龙袍”这样的日子里,村民才会取出家谱,并使用筷子来翻页,以便家谱逐页接受阳光照晒,同时以示对先人的尊重。现在后人的名字也都是严格按照辈分来定的。


    徐分任说家谱里有一幅中山王徐达像,头戴朝天冠、身穿蟒袍、手捧玉笏,被家族视为极其尊贵的象征。


    家谱共六本,看上去已经十分古旧。虽然有些残破,但保存得还算完整。徐应陆向记者介绍,以前村里共有四套这样的老家谱,在“文革”时,其余三本都被上交烧毁了。徐应陆的叔父冒着很大的风险,特地把这套家谱用布包起来,绑在床腿上才躲过搜查。


    村民都是徐达哥哥后人


    记者见到,这本家谱图文并茂,不仅有详细的世系表、历次修撰家谱的序文,还有徐氏祠堂的平面图和家族名人的画像和简介,其中就有中山王徐达的画像和生平简介。而这族徐氏后人所尊称的徐氏始祖名叫徐兴旺,按照谱系来看,正是明代开国功臣徐达的父亲。


    瞻园文史研究部的孔令琦在仔细查阅了家谱的世系图后,得出结论:徐氏始祖徐兴旺有两子,徐世英和徐达。家谱中还记载了徐达的父亲和哥哥各自的封号,孔令琦推断,这是因为徐达的功劳而追封的封号。


    徐达竟然有亲生兄弟!孔令琦称,这是之前明史研究所没有发现的,也是首次找到关于徐达家庭的记载。而这本家谱的世系图,记载的都是徐达的哥哥徐世英的后代。也就是说,徐小庄村的村民都是徐达的哥哥徐世英的后代。尽管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徐达后代,但毕竟“600年前是一家。”


    奇怪的是。记者注意到,这套家谱中记载的世系表跳过了明朝,主要记载的是清代至今徐氏家族的延续。孔令琦介绍说,可能是因为族谱系民国时期徐姓后人修撰,将明代的家族史丢失了;但孔令琦也表示,对于徐姓来说,明代才是这个家族最显赫的时期,徐世英的后代们为何只字不提家族历史?没准还别有隐情。


    家谱记载社会礼仪变迁


    虽然徐小庄村的徐姓村民并不是瞻园要找的徐达直系后人。但孔令琦称,这趟收获还是不小。这套家谱中所记载的内容对徐达的研究很有价值。


    说起这套家谱的特点,孔令琦介绍说,这本家谱中十分重视礼仪,每次修撰的序文中都有当时的官方的社会礼仪的标准。例如在清朝时修撰的序文中,就有“康熙十六条圣谕”,而到民国时期则有“九仪九戒”记载其中,这些内容对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风气的研究也很有帮助。 朱波 刘钧


(编辑 李倩)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2
山东池桥口徐氏祠堂举行落成典礼暨清明祭祖仪式
2025年4月3日上午,山东池桥口徐氏祠堂落成典礼暨清明祭祖仪式在池桥口村隆重举行,来自池桥口徐氏先祖太公后人齐聚祠堂,为六代世祖灵位归祠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池桥口徐氏一脉从明代崇祯年间自安徽歙县回迁故里到此以来,历经395载,已发展至二十七世,现家族人口繁衍生息,分布居住于苏、鲁两省及临、郯、苍等地,共有2

0评论2025-04-04139

寻根溯源,共话未来——第三届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纪实
寻根溯源,共话未来——第三届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纪实 2025年3月29日,广西阳朔县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家族盛会——第三届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来自江苏、山东、广西等地的近40位徐氏宗亲怀揣对家族的深厚眷恋,跨越山水阻隔,齐聚一堂,共同回溯家族历史,探寻未来发展之路。上午的研讨会在山

0评论2025-03-30149

跨越600年的亲情拥抱-------2025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暨海州徐氏后裔赴阳朔木山省亲活动
明朝洪武年间,世道纷乱。海州徐氏善堂公的三世孙徐宣公,为躲避灾祸,背井离乡踏上迁徙之路。从浙江辗转到福建、广东,翻山越岭历经艰险,最终在桂北阳朔木山八卦村寻得安身之所。但见此地山脉蜿蜒如龙,山水灵气汇聚,便在此开基立业。历经六百余年繁衍生息,如今后裔已逾万人,人才辈出,文脉兴盛。前年,阳朔徐氏文化研

0评论2025-03-30159

全球总会 通 知
通 知 各省各地区联谊会: 全球总会原定 2025 清明祭祖活动计划,考虑到国家近期对各类姓氏宗亲活动的相关管理精神,加上两会刚刚结束,不宜开展类似大型社会活动。同时经与 政府相关部门协商,总会决定今年清明祭祖暂不举行全国性统一祭祖活动,待年末冬至视情况再做安排。 各省各地方联谊会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自行安排相

0评论2025-03-2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