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爸爸和河南很有缘”——徐海东大将之女徐文惠忆父亲 - 河南徐氏新闻

2019-03-12 10:36IP属地 山东10750路红文

 “在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的了,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这样写道。

  徐海东,窑工出身,英勇善战,有“徐老虎”之名;打仗10年,9次负伤,身上留有17个窟窿,8次穿膛而过,被誉为“中国的夏伯阳”;他前半生在枪林弹雨中度过,后半生在病床上度过,但毛泽东说“徐海东是对革命有大功的人”。

  徐海东大将的女儿徐文惠对记者笑言:“爸爸和我都与河南很有缘。”

  “出身最苦的将军”

  徐海东大将的一生都与河南有着不解之缘。1900年他出生在湖北省大悟县徐家桥,这里与河南信阳的新县、罗山县仅一山相隔。

  “父亲曾告诉我,他小时候没有吃过一顿饱饭或穿过一件新衣。”徐文惠说,徐家六代都是烧窑的窑工。父亲一家32口人,却只有半亩地,6间房。从他懂事起,便跟着爷爷开始了长达11年的“窑工”生活。

  徐海东少年习武,爱打抱不平。1925年春,在同乡好友的带动下,他毅然投身革命,同年加入共产党。因英勇善战,“徐老虎”的威名很快就传遍了大别山。

  1929年,徐海东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年关暴动。国民党还乡团对他恨之入骨,将徐海东的27位近亲、39位远亲残忍杀害——如今,徐家桥还留有徐家的合葬墓,墓碑上刻着徐家被杀害的66个人的姓名。墓边的纪念碑上有徐向前元帅的亲笔题字:“光荣流血”。

  得知此事,将军指天发誓:“大仇不报,誓不还家!”

  “对革命有大功的人”

  2005年8月,本报曾与陕西三秦都市报、甘肃兰州晨报三报联动,历时一个多月,重走红25军长征路,记者是报道组成员之一。

  红军长征史上,红25军是一支神奇的部队:他们出发时不到3000人,到达陕北时是3400多人;他们一路打胜仗,不仅打出了一块鄂豫陕根据地,还将自己武装得兵强马壮;他们是红军长征的北上先锋,首先到达陕北,迎接了主力红军北上……红25军诞生在河南、从河南开始长征,红25军的军长正是徐海东大将。

  1934年11月16日,红25军高举“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大旗,从信阳新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9月15日,他们胜利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这年的冬天,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爬雪山、过草地,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央红军,此时几乎弹尽粮绝。毛泽东派人找到徐海东商量,想借2500块钱,解决中央红军吃饭穿衣问题。只剩下7000块钱的徐海东毫不犹豫:“留2000块,拿出5000块,送中央。”

  毛泽东曾说:“徐海东是对革命有大功的人。”

  从小随父“南征北战”

  70岁的徐文惠属于那种永远不会老的人。她身着红衣,手拎红色挎包,笑意盈盈,让人很难相信她的年龄。和记者聊天,她亲切地拉着记者的手,如一位熟识的长者。

  “4个月大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爸爸南征北战了。”徐文惠笑言。她1939年5月出生在延安。当年9月,父亲随刘少奇调往华东新四军。“一路上,爸爸一身国民党少将军服,少奇伯伯改用化名,扮成父亲的秘书,抱着4个月大的我,前往华东。”

  在确山县竹沟的新四军办事处,“少奇伯伯和我们家住隔壁……”徐文惠说,她有孩子后,妈妈教她给孩子洗澡,“妈妈是童养媳出身,她说当年在竹沟,是少奇伯伯手把手教会她给我洗澡的。少奇伯伯和爸爸常常聊起这段日子,每次都会乐得哈哈大笑”。

  “当时部队一转移,我和哥哥徐文伯就被用筐子挑着,一头是我,一头是哥哥。我小时候特别调皮,上房子上树,早上穿的衣服到下午就烂了。‘你性格像你爸爸,天不怕地不怕’,少奇伯伯总是这样说我。”徐文惠笑言。

  “文革”中,徐文惠被关进了监狱。“他们说我是反革命,我怎么也想不通。”徐文惠说。

  “中国的夏伯阳”

  徐海东大将被誉为“中国的夏伯阳”。将军半生戎马,留下许多传奇故事——将军闻战则喜。不战,则病发,精神恍惚;战,则病愈,精神焕发。将军自言,作战为治病之良药。

  每次大战之后,将军倒头即睡,雷打不动,短者一天一夜,长者两至三日。将军睡后,部属皆不安,既忧其醒,又忧其不醒。将军醒,皆喜形于色,奔走相告也。

  将军喜骑白马驰骋沙场,扬鞭奋蹄,疾如迅雷闪电。若见畏缩不前者,贪生怕死者,违反军纪者,必挥鞭挞之。故红25军将士见白马至,无不踊跃向前,英勇杀敌。

  将军曾多次让官。他说:“我这个人打仗有瘾,走路有瘾,以前喝酒也有瘾,就是当官没有瘾。”

  …………

  聊起这些故事,徐文惠笑个不停。她说,前几年,她曾沿着爸爸的足迹重走红25军长征路,沿途听到了许多爸爸的故事。“有天晚上,大家累得不行,随便找个地方就睡着了。这个时候国民党的军队上来了,我父亲骑着白马,拎着棍子,从团长、政委到连长、战士挨个敲,在一个村里撵出了200多人。”徐文惠说,叔叔们告诉他:“要不是将军那一棍子,我们全死了。”“你爸爸打起仗来是个凶老头,打完仗是个好老头。”

  1955年,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将军闻听,对看望自己的周恩来说:“总理,大将军衔,受之有愧啊!”周恩来动情地说:“海东同志,授你大将军衔,不高也不低,恰当!”

  徐海东大将之女徐文惠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河北徐氏文化交流中心 (河北徐氏联谊会)
河北徐氏文化交流中心(河北徐氏联谊会)简 讯 昨天(4月27日)在沧州,河北徐氏文化交流中心(联谊会)俊杰主任,应邀走访了徐氏规模企业和八极拳同门师弟武馆。在宗亲企业,俊杰主任和宗亲企业家就徐氏文化和企业经营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达成许多共识,就徐氏文化和企业经营整合资源、合作共赢、有序发展,谋划出

0评论2025-04-28183

山东池桥口徐氏祠堂举行落成典礼暨清明祭祖仪式
2025年4月3日上午,山东池桥口徐氏祠堂落成典礼暨清明祭祖仪式在池桥口村隆重举行,来自池桥口徐氏先祖太公后人齐聚祠堂,为六代世祖灵位归祠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池桥口徐氏一脉从明代崇祯年间自安徽歙县回迁故里到此以来,历经395载,已发展至二十七世,现家族人口繁衍生息,分布居住于苏、鲁两省及临、郯、苍等地,共有2

0评论2025-04-04325

寻根溯源,共话未来——第三届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纪实
寻根溯源,共话未来——第三届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纪实 2025年3月29日,广西阳朔县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家族盛会——第三届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来自江苏、山东、广西等地的近40位徐氏宗亲怀揣对家族的深厚眷恋,跨越山水阻隔,齐聚一堂,共同回溯家族历史,探寻未来发展之路。上午的研讨会在山

0评论2025-03-30343

跨越600年的亲情拥抱-------2025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暨海州徐氏后裔赴阳朔木山省亲活动
明朝洪武年间,世道纷乱。海州徐氏善堂公的三世孙徐宣公,为躲避灾祸,背井离乡踏上迁徙之路。从浙江辗转到福建、广东,翻山越岭历经艰险,最终在桂北阳朔木山八卦村寻得安身之所。但见此地山脉蜿蜒如龙,山水灵气汇聚,便在此开基立业。历经六百余年繁衍生息,如今后裔已逾万人,人才辈出,文脉兴盛。前年,阳朔徐氏文化研

0评论2025-03-3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