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徐文本:回上虞老家寻根 - 浙江徐氏新闻

2019-03-14 18:21IP属地 山东14040

  记得以前填写个人档案,有一项必填,那就是籍贯,这说明每个人的祖籍(老家)的重要性。

  人有本,水有源,树有根。我的老家在上虞市下管镇。今年春天,我们兄弟四人从南京起程,去上虞参加管溪徐氏宗谱19次编修圆谱活动,也算是满足了我们对老家寻根探源的愿望。

  那天凌晨6时,我们冒着小雨赶赴离别多年的老家。车子穿行在山间,两侧峰嶂叠翠,翠竹?e曳。一条宽三四十米的溪,蜿蜒向东,奔流不息。这潺潺溪流,便是孕育我的母亲溪管溪。老家,我们回来了!

  在族长的带领下,我们在始祖桂岩公遗像前烧香祭拜,表达了后人对族谱的敬重。孙中山先生曾论述过族谱:“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的传统观念,应妥加运用。”“依我看起来,中国国民和国家结构的关系,先有家族,再推以宗族,然后才是国家。”

  在悠扬的乐声中,我们步入礼堂,见到了我们想念已久的三叔。他是我们家族中有声望的人物中科院院士、著名无机化学家徐如人。他精神矍铄,谈笑风生,全然不像80岁的老人。他与我们几个侄辈聊了许久,仍兴趣盎然。在“寻根”现场,我还见到了几个从未见过面的堂弟和表弟,彼此交谈亲密无间,家族亲情流淌于舜水的血脉之中。

  庆典仪式开始,上虞市有关领导和“徐氏宗谱”编修会长发言后,我三叔也发了言。他说:“我非常激动、非常高兴地参加这次庆典。真是很难得,80年来我第一次回到老家,得感谢以徐光华为会长的宗谱编修委员会和各位领导,为我们大家做了非常好的事。……”

  一向以“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著称的上虞,滋哺养育着一批文人志士走出山村,为国为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主席台的背景是五经牌坊和应乾塔的完美结合,衬托出上虞人杰地灵,让我们后人为之骄傲,也感到责任重大。

  这次回老家寻根获得的最珍贵礼物是:20卷沉甸甸的家谱,记载着700多年来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在管溪母亲河的滋润下繁衍,代代相传。这宗卷寄托着祖先的灵魂,对后人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可从中了解我们的祖训、家训,以祖为荣,以祖为鉴。

  我们弟兄四人迫不及待地翻阅,其中第六卷上记载着徐浩家族从21世孙到25世孙,记载得那么清楚,尤其是从我父亲、二婶婶、三姑妈、小姑妈、三叔叔和三婶婶,一直到我们后代,从事教师职业的多达30多人,可谓是“书香门第”。

  惜别老家后,我们回到南京,立即相邀另五个姐妹,把家谱及现场录像放给她们看,共同分享老家的至爱亲情,也希望老家“管溪文化”得以继承光大,源远流长。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山东池桥口徐氏祠堂举行落成典礼暨清明祭祖仪式
2025年4月3日上午,山东池桥口徐氏祠堂落成典礼暨清明祭祖仪式在池桥口村隆重举行,来自池桥口徐氏先祖太公后人齐聚祠堂,为六代世祖灵位归祠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池桥口徐氏一脉从明代崇祯年间自安徽歙县回迁故里到此以来,历经395载,已发展至二十七世,现家族人口繁衍生息,分布居住于苏、鲁两省及临、郯、苍等地,共有2

0评论2025-04-04152

寻根溯源,共话未来——第三届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纪实
寻根溯源,共话未来——第三届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纪实 2025年3月29日,广西阳朔县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家族盛会——第三届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来自江苏、山东、广西等地的近40位徐氏宗亲怀揣对家族的深厚眷恋,跨越山水阻隔,齐聚一堂,共同回溯家族历史,探寻未来发展之路。上午的研讨会在山

0评论2025-03-30159

跨越600年的亲情拥抱-------2025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暨海州徐氏后裔赴阳朔木山省亲活动
明朝洪武年间,世道纷乱。海州徐氏善堂公的三世孙徐宣公,为躲避灾祸,背井离乡踏上迁徙之路。从浙江辗转到福建、广东,翻山越岭历经艰险,最终在桂北阳朔木山八卦村寻得安身之所。但见此地山脉蜿蜒如龙,山水灵气汇聚,便在此开基立业。历经六百余年繁衍生息,如今后裔已逾万人,人才辈出,文脉兴盛。前年,阳朔徐氏文化研

0评论2025-03-30170

全球总会 通 知
通 知 各省各地区联谊会: 全球总会原定 2025 清明祭祖活动计划,考虑到国家近期对各类姓氏宗亲活动的相关管理精神,加上两会刚刚结束,不宜开展类似大型社会活动。同时经与 政府相关部门协商,总会决定今年清明祭祖暂不举行全国性统一祭祖活动,待年末冬至视情况再做安排。 各省各地方联谊会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自行安排相

0评论2025-03-2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