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古文化保护的热心人 - 浙江徐氏新闻

2019-03-14 18:23IP属地 山东9180

  记者 陆雍蓉 通讯员 吕美平

  昨日,笔者走进东阳江镇八达村,只见一气势宏伟的徐氏宗祠矗立在该村的飞凤山麓,这座祠堂分为三进,布局严谨,共十三间,有大宗祠、小宗祠两座。大宗祠也称为“忠爱堂”,占地面积577.35平方米。徐氏宗祠,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

  祠堂破旧,徐文煜急在心里

  八达村人文历史丰富,据记载,早在宋代就有人居住。村里老人说,八达吕氏与徐氏先后在村里建造了三座祠堂七座厅堂,而如今只剩下一座徐氏宗祠了。

  徐氏宗祠是市文物保护点,由于长期缺乏保护,多根大柱子严重倾斜,曾濒临倒塌。看到这宗祠日渐破旧,如果再不抓紧修缮,恐怕祖宗留下的宗祠将不保,八达村退休教师徐文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筹资金,带头捐出千余元

  要修缮,资金是头等大事,怎么办?徐文煜一方面多次召集徐姓村民及社会各界能人,共同商讨修缮徐氏宗祠的各项事宜,并请求社会各界能人和上级有关单位给予支持;另一方面,他号召徐姓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此外,徐文煜带头捐出1275元修缮资金。

  徐氏宗族兴旺,居住分散,居住在八达村的只有100多户,有许多徐氏村民都居住在东阳江镇的黄铺村,有的还住在富阳、温州及湖南等地,徐文煜等人一一走访。

  修缮工作在徐文煜等人的努力下,于2004年11月拉开了序幕。他请来了泥水匠、木匠和小工等,同时买来了水泥,砖块及木料,并借来修缮用的工具。

  在修缮中,徐文煜最担忧的是换栋梁时的安全问题。当天下着绵绵细雨,雨天架子较滑,泥水匠和木匠都要爬到栋柱的最上方上栋梁。直到泥水匠、木匠更换了栋梁,安全“着陆”后,徐文煜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热心修缮,感动村民做义工

  因资金缺乏,修缮工作多次搁浅。2006年腊月,修缮资金再次殆尽,徐文煜为了不影响修缮工作的进程,不拖欠修缮工人的工资,他自掏腰包,垫付修缮工人工资及材料费18000元。据悉,这笔费用,徐文煜至今还垫付了2000元。

  徐文煜的热心修缮也感动了许多村民。当时有许多来自黄铺村的徐姓村民来做义工,早上来,晚上回,中饭就在徐文煜家吃。那段日子,徐文煜的老婆吃了早饭,就得去买菜,回家后烧菜做饭,很是忙碌。而招待大家费用全是徐文煜自己出。

  修缮宗祠的资金光靠上级支持,各户筹资是不够的,为此,徐文煜又多方筹资。在他的努力下,金灿八达电站的张纯良捐助了6000元。徐福良捐助价值约1000元的两扇祠堂门,徐祖田捐助价值约2000元的旧木雕木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修缮工作终于完成,基本恢复了原貌。

  如今,徐氏宗祠已成了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但是,现在宗祠的后背墙还需维修,维修资金又一次成了“拦路虎”。徐文煜盼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能伸出援手来帮帮他。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徐姓名人科学家
近代(通常指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1949年前后)徐姓名人科学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涵盖化学、医学、数学、工程学及科学传播等领域。以下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位:1. 徐寿(1818–1884):中国近代科学的“拓荒者”领域:化学、科技翻译与教育徐寿是中国近代科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化学之父”。

0评论2025-06-09251

河北徐氏文化交流中心 (河北徐氏联谊会)
河北徐氏文化交流中心(河北徐氏联谊会)简 讯 昨天(4月27日)在沧州,河北徐氏文化交流中心(联谊会)俊杰主任,应邀走访了徐氏规模企业和八极拳同门师弟武馆。在宗亲企业,俊杰主任和宗亲企业家就徐氏文化和企业经营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达成许多共识,就徐氏文化和企业经营整合资源、合作共赢、有序发展,谋划出

0评论2025-04-28529

山东池桥口徐氏祠堂举行落成典礼暨清明祭祖仪式
2025年4月3日上午,山东池桥口徐氏祠堂落成典礼暨清明祭祖仪式在池桥口村隆重举行,来自池桥口徐氏先祖太公后人齐聚祠堂,为六代世祖灵位归祠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池桥口徐氏一脉从明代崇祯年间自安徽歙县回迁故里到此以来,历经395载,已发展至二十七世,现家族人口繁衍生息,分布居住于苏、鲁两省及临、郯、苍等地,共有2

0评论2025-04-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