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军民鱼水情!江西万载县村民自发世代守护无名烈士墓

2020-08-06 09:29IP属地 山东10730央视新闻央视新闻

   

8月1日上午,在江西宜春万载县,一群从湖南远道而来的客人和当地村民一起,前往一座45位无名红军烈士的合葬墓祭扫,缅怀先烈。

这些从湖南过来的人们,是湖南徐氏宗亲代表。事情起缘于一徐姓红军烈士牺牲前赠予当地村民蓝真才的一枚银戒指。这枚男式银戒,戒面为正方形,上面刻着“徐垂铨章”四个大字,背面刻着“正美”二字。红军战士为何会给蓝真才留下一枚银戒指呢?蓝真才的儿媳、现年78岁的曾先华老人对这枚戒指的来历记忆犹新。


万载县茭湖乡上峰村村民 曾先华:这个戒指是红军拿的,送给我家公的。

曾先华老人说的红军正是1933年4月“株木桥大战”中受伤的徐姓红军,当时被安置在茭湖乡上峰村的红三医院救治。


万载县茭湖乡上峰村村民 曾先华:红三医院就驻扎在这里,伤员也在这里,徐班长眼睛受伤了,疼,我家公拿了鸡蛋给他擦了眼睛,还抓了石蛙和泥鳅给他吃,徐班长就拿了这个戒指给我家公,后来(1934年)就牺牲了,拿了戒指没几天就牺牲了。


直到徐姓红军牺牲,也无人知道他的确切姓名。当地村民将他与其他无名烈士一道集中安葬,自发守护无名烈士墓。

从1950年开始,村民凌端清的父亲就开始守护烈士墓,这么多年来,他们家人风雨无阻都来祭扫、缅怀。

    

万载县茭湖乡上峰村村民 凌端清:到1950年解放了,我父亲也长大成人了,所以到1950年的时候他就开始祭扫,那时候他就拿铁铲、镰刀为红军烈士墓除草、开沟排水。


红军烈士传下来的戒指经过湘赣两省媒体报道之后,徐氏宗亲在湖南浏阳、平江广泛征集线索,帮助寻找徐姓红军的家属或者后人,但目前仍未找到确切身份信息。


万载县湘鄂赣革命纪念馆原支部书记 王练:村民们自发守护无名烈士墓,说明了万载人民与当年红军的浓厚感情,村民们的世代守护,体现了革命精神、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编辑 黎佳易)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山东池桥口徐氏祠堂举行落成典礼暨清明祭祖仪式
2025年4月3日上午,山东池桥口徐氏祠堂落成典礼暨清明祭祖仪式在池桥口村隆重举行,来自池桥口徐氏先祖太公后人齐聚祠堂,为六代世祖灵位归祠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池桥口徐氏一脉从明代崇祯年间自安徽歙县回迁故里到此以来,历经395载,已发展至二十七世,现家族人口繁衍生息,分布居住于苏、鲁两省及临、郯、苍等地,共有2

0评论2025-04-04139

寻根溯源,共话未来——第三届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纪实
寻根溯源,共话未来——第三届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纪实 2025年3月29日,广西阳朔县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家族盛会——第三届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来自江苏、山东、广西等地的近40位徐氏宗亲怀揣对家族的深厚眷恋,跨越山水阻隔,齐聚一堂,共同回溯家族历史,探寻未来发展之路。上午的研讨会在山

0评论2025-03-30149

跨越600年的亲情拥抱-------2025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暨海州徐氏后裔赴阳朔木山省亲活动
明朝洪武年间,世道纷乱。海州徐氏善堂公的三世孙徐宣公,为躲避灾祸,背井离乡踏上迁徙之路。从浙江辗转到福建、广东,翻山越岭历经艰险,最终在桂北阳朔木山八卦村寻得安身之所。但见此地山脉蜿蜒如龙,山水灵气汇聚,便在此开基立业。历经六百余年繁衍生息,如今后裔已逾万人,人才辈出,文脉兴盛。前年,阳朔徐氏文化研

0评论2025-03-30159

全球总会 通 知
通 知 各省各地区联谊会: 全球总会原定 2025 清明祭祖活动计划,考虑到国家近期对各类姓氏宗亲活动的相关管理精神,加上两会刚刚结束,不宜开展类似大型社会活动。同时经与 政府相关部门协商,总会决定今年清明祭祖暂不举行全国性统一祭祖活动,待年末冬至视情况再做安排。 各省各地方联谊会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自行安排相

0评论2025-03-2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