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长春非遗| “徐氏中国结”——用结绳编织吉林“美景”

2020-08-06 09:31IP属地 山东11290长春晚报 姜彦艳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学结绳起初只是个人爱好,通过文旅融合,不仅结绳的内容推陈出新,而且在技艺传承与发展上也有了更多变化。”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徐晓雪说。
作为“徐氏中国结”的第四代传承人,她和丈夫李亚峰通过文旅融合的平台,闯出了一条“非遗”传承的新路。

百年传承“中国结”
一根丝线,一盒串珠,一双巧手,细致地将这些物件儿盘绕集结,就做成了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多年来,徐晓雪默默地坚持着家族传承百余年的手工结绳技艺。
徐晓雪家族的中国结传承,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晚期。当时,徐晓雪爱人的曾祖母就是一名巧手的匠人,专门为朝廷制作宫灯穗、荷包等物件。这时候的绳结,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从衣服到装饰,绳结无所不在。

此后,结绳技艺在徐家以婆媳传承的形式,被一辈辈地继承了下来。到了徐晓雪爱人祖母的手中,结绳技艺向更加实用化发展,赶马车的皮鞭,捕鱼的渔网,装菜的网兜……都能通过结绳这门手艺编织而成。
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结绳在徐家,又演变成了用塑料输液管编织工艺品的形式,一只金鱼钥匙扣卖3分钱,可以用来贴补家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徐晓雪继承了婆婆的手艺,并在家族编织中国结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徐氏中国结”与传统中国结相比较,除打破传统红色为主,采用多色丝线编织以外,还以“越做越精巧”作为自己的技艺精髓。
2019年,“徐氏中国结”传承百余年后,获得了“长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
“非遗”搭“旅游快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主要以人为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经济价值,它不仅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还是人类文明的“活态”延续。
从2005年学习结绳技艺开始,徐晓雪就一直没有放弃过钻研,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结绳上。除了钻研结绳技法,有美术功底的她还钻研绳结的设计,开发新款产品。但当时她付出的劳动认可度很低,更换不回相应的报酬。

“当时绳结是没有市场的,我一两天设计编成的绳结,只能卖20元,还需要我自己去一些文玩、淘宝平台上推销。”徐晓雪回忆。
除对手工中国结认知度低以外,市场上还充斥着大量的机器编织绳结,价格很低,占据市场主导。但这种绳结设计单一,耐久度不高,与传统的手工绳结相比缺点十分明显。
2018年,国家提出文旅融合这一概念后,徐晓雪的结绳技艺搭上了旅游这趟“快车”,逐渐壮大起来。
文旅融合赋“非遗”新生
“文化是货,旅游是车,借助旅游经济的发展,文化产品才能大卖。”徐晓雪的丈夫李亚峰这样表达文旅融合给“非遗”带来的生机。
2017年开始,在政府的帮扶下,徐晓雪夫妻的工作室有了不小的突破。“政府给我们这些‘非遗’传承人搭台,不仅让我们在省内有了名气,而且在全国也越来越受欢迎。”李亚峰原本有自己的事业,为了支持妻子,他也将精力向结绳倾斜。

2018年,跟随政府到各地参加展会,政府搭建的平台给了“非遗”技艺很好的发展空间。不仅让技艺走出去,也让技艺活起来,更为技艺的传承打开了市场。
“以往我们靠的是口碑,现在一次展会下来,获得的客户可能就有一二百个。”李亚峰说,每次外出展示,都是很好开拓市场的机会。
除此之外,吉林省内各地景区也有了“非遗”的一席之地。伪满皇宫博物院、长白山景区等等,“徐氏中国结”在这些景点的销售额也在不断攀升。

“长白山景区是吉林省旅游的名片,徐氏中国结是‘非遗’名片,二者结合就代表着吉林特色。”针对长白山景区,徐晓雪开发设计了一套名为“天地人和”系列中国结挂饰,其中有萨满神鼓、七星神等元素,民俗味儿浓郁。
借助吉林美景和民俗,徐晓雪说:“我的创作灵感从未枯竭。”好的文创产品,能给游客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徐氏中国结也借此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
文旅融合下的“非遗”发展
“文旅融合,文化是核心,旅游推动文化,文化让旅游的形式和内涵都更加丰富起来。”全国休闲游憩环境智库专家、吉林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苑海龙说。
苑海龙认为,“非遗”的发展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传承、保护和利用。近年来,国家特别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将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带动民间旅游发展方向,同时也用旅游形式促进文化的发展。长春市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促进“非遗”走出去,让海内外的游客知晓吉林省有这么多能人时,也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

苑海龙表示,“非遗”在未来发展上,还可以借助“智慧旅游”平台,将传统与科技结合。当下“非遗”项目的展示多数还以实物为准,未来可以采用虚拟展示的形式,让“非遗”得以延续。
目前,长春市文旅部门也在加大“非遗”项目的挖掘和保护力度,通过举行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让“非遗”项目获得更多的认知,将这份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礼物带到域外。未来文旅融合下的“非遗”产业,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山东池桥口徐氏祠堂举行落成典礼暨清明祭祖仪式
2025年4月3日上午,山东池桥口徐氏祠堂落成典礼暨清明祭祖仪式在池桥口村隆重举行,来自池桥口徐氏先祖太公后人齐聚祠堂,为六代世祖灵位归祠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池桥口徐氏一脉从明代崇祯年间自安徽歙县回迁故里到此以来,历经395载,已发展至二十七世,现家族人口繁衍生息,分布居住于苏、鲁两省及临、郯、苍等地,共有2

0评论2025-04-04139

寻根溯源,共话未来——第三届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纪实
寻根溯源,共话未来——第三届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纪实 2025年3月29日,广西阳朔县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家族盛会——第三届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来自江苏、山东、广西等地的近40位徐氏宗亲怀揣对家族的深厚眷恋,跨越山水阻隔,齐聚一堂,共同回溯家族历史,探寻未来发展之路。上午的研讨会在山

0评论2025-03-30149

跨越600年的亲情拥抱-------2025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暨海州徐氏后裔赴阳朔木山省亲活动
明朝洪武年间,世道纷乱。海州徐氏善堂公的三世孙徐宣公,为躲避灾祸,背井离乡踏上迁徙之路。从浙江辗转到福建、广东,翻山越岭历经艰险,最终在桂北阳朔木山八卦村寻得安身之所。但见此地山脉蜿蜒如龙,山水灵气汇聚,便在此开基立业。历经六百余年繁衍生息,如今后裔已逾万人,人才辈出,文脉兴盛。前年,阳朔徐氏文化研

0评论2025-03-30159

全球总会 通 知
通 知 各省各地区联谊会: 全球总会原定 2025 清明祭祖活动计划,考虑到国家近期对各类姓氏宗亲活动的相关管理精神,加上两会刚刚结束,不宜开展类似大型社会活动。同时经与 政府相关部门协商,总会决定今年清明祭祖暂不举行全国性统一祭祖活动,待年末冬至视情况再做安排。 各省各地方联谊会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自行安排相

0评论2025-03-2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