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徐氏伯禄宗谱

2019-03-05 13:17IP属地 山东46030

族之有谱犹木水之有本原,衣服之有冠冕也。


            ——伯禄公十六世孙徐德彰《徐氏宗谱增修序》


 


一 徐姓渊源 

     徐氏源远流长,始于夏朝,是黄帝的嫡系后代。徐氏姓源,出自嬴姓。 


   《元和姓纂》云:“颛顼之后,嬴姓,伯益之子,夏时受封于徐,至偃王为周所灭,以国为氏。”


 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有一个孙女叫女修,怀有大业。大业娶少典氏女子女华为妻,生下了伯益。(伯益是上古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高阳氏的后代,而高阳氏是黄帝裔孙颛顼帝的后嗣。)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舜帝除了正式赐他为嬴姓以外,还把本族的女子姚氏嫁给他。伯益娶妻姚氏,生二子:长曰大廉,失考;次曰若木,夏商时受封于邳郸,为诸侯,生子嬴调,袭父爵。调生子房,房袭父职,以昭其功。相传禹七年,公元前2175年,夏启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城址在今安徽、江苏交界处,今安徽泗县北)。徐地方圆五百里,以今之徐州为中心,南至长江,北至山东、河北中南部,西至河南偃城,东至东海。徐国历经了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是作为诸侯而存在的。  

?  周穆王的时候,传到了徐国的32世孙徐君偃,国力不断强大。因周穆王不问政事,国事混乱,于是他自称为徐偃王,率领各国联军向周国进军,周穆王调兵前去镇压。徐偃王兵败后,躲进了彭城一带的山中,跟着他到山中的百姓众多。这座山后来就叫做徐山,徐州也因此而得名。周武王时,又封徐偃之子宗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仍属诸侯国。春秋末年,周敬王八年,灭于吴国。其后,徐国的后裔就称为徐氏,以国为姓,代代相传。(上述与2006年版《百家姓》)  


    二迁徙分布

     远古时期若木被封徐国的地方在今天的安徽凤阳县北部,这是徐姓的最早的发源地。在此地聚居的徐氏,在徐国灭亡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大姓了。后来他们纷纷向北方迁徙。大致经过汉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在我国北方的山东、河南等地形成了多处郡望。及古代的东海、高平、东宛等地。具体的迁播时间是:秦朝以前已迁入了山东。历史上有一个日本始祖徐福,也叫徐市,关于他渡海求不老神药的事,在历史上有多处记载,《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是这样记载的:

    “徐市,齐人,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嬴州,请地齐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之。”徐市访不老神药的故事,虽然在不同的史书记载中有一些出入,但却为两千多年以前的徐氏迁播于山东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秦始皇时,若木60世孙徐福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奉命东渡日本。徐福之弟徐该,远走洪州(今江西南昌)隐居。至东汉桓帝时,徐该9世孙徐稚有“南州高士”、“徐孺子”之誉称。稚之子泊,泊生五子:永、盛、奇、峰、攀。唐代徐懋功,系徐盛之后。徐懋功30世孙徐绩(若木96世)生二子:长子秉哲,登进士;次子处仁,任中书仕郎。秉哲之子电发,登进士,电发之子融,亦中进士。世人称徐氏“公孙三进士”。


  东汉以前已有徐氏再迁播到今天的甘肃省境内。也就是说,在汉朝的时候,徐姓已经迁播于北方的广大地区。徐姓的南迁也比其他的姓氏要早一些。据《东海堂徐氏族谱》的记载,在汉桓帝时,有一世祖徐稚迁居江西南昌;2世祖迁居至浙江龙游;3世祖分居于浙江、江西、江苏等省的好多地方。徐姓的大举南迁是从魏晋开始的,隋唐时期在我国的南方又有了进一步的繁衍发展。宋末,徐姓人再由江西石城迁至福建的上杭、连城等地。元朝的时候,徐姓主要繁衍于广东的丰顺、梅县、海丰等

     徐姓在秦汉的时候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河下游地区,尤为山东繁衍得最为旺盛。从魏晋至唐代,徐姓主要繁衍于淮河及长江下游大部分地区,宋朝以后,已经分布于广大江南地区了。至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徐氏的大量繁衍就是宋代以后的事了。 

    三郡望堂号

     徐氏在中华民族2006版新的《百家姓》中,位居第十一。徐氏的郡望是“东海郡”(现在山东兖州东南),堂号为“东海堂”,也有叫“南州堂”。常用堂联有:“南洲世泽,东海家声”、“东海伯益,南州高士”、“东海衣冠第,南闽礼乐家”、“南州高氏,中山首功”、“东海堂中万派千秋共同注,南州庭上五龙八凤复飞腾”。?

【郡望】:

     1东海郡:秦朝时候的置郡,治所在今天的山东境内。西汉时相当于今天的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灌南以北的地区;东魏及隋唐相当于今江苏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的地区。

     2高平郡:今秦始元年改山阳郡置郡,治所在今天山东巨野南部。其后屡有迁居,其中北周时曾改高都郡置高平郡,治所在高都,相当于今天山西晋城、高平等地。

     3高宛郡:秦始置郡,汉建安初分琅岈、齐郡置郡,治所在今山东省境内。

     4琅邪郡:秦朝的时候置郡,治所在琅邪(今山东胶南县境内)。西汉的时候移到东武。相当于今天的山东半岛东南部。

    四历史人物 

     徐向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元帅。


徐树铮:江苏萧县人,北洋皖系政客,曾在段祺瑞内阁担任陆军次长、国务院秘书等职。

     徐锡麟:浙江阴山人,民主革命烈士,1907年与秋瑾准备在皖浙两省同时起义,后被抓,英勇就义。

     徐渭:山阴人,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自称书法天下第一,长于行草。擅长水墨花竹、山水、人物。与陈复道并答“青藤、白阳”。有《徐文长全集》、《南词续录》等。

     徐霞客:南直隶江苏人,杰出的旅行家和游记文学家,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观察所记,按日记载,死后编辑而成《徐霞客游记》。

     徐光启:明代科学家。字子先,上海徐家汇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崇祯五年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六年兼任文渊阁大学士。研究范围广泛,以农学、天文学、数学较为突出。较早从窦马利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水利等科学技术,并介绍到我国,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积极推动者。著有《农政全书》,主译《崇祯历书》,译著《几何原本》。

    徐达:明朝开国功勋,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女亲家,明成祖朱棣的岳父,明仁宗朱高炽的外公。


徐淑:陇西人,东汉著名女诗人。

    徐稚:今江西南昌境内人,汉桓帝时因不满宦官专权,虽经多次征聘,最终没有做官,时称“南州高士”。  


  五“徐”氏寻根旅游


徐姓发源地——远古时期的徐国(江苏省宿迁市)

    时期的徐姓的始祖若木被封于徐国,即现在的江苏省泗洪县,这是徐姓的最早发源地。至今这里仍存有古徐国的遗址。虽然只剩下一片繁华不在,荒芜千年的古城墙,但仍是值得徐氏一族瞻仰的发祥之处。古徐国旧址据考证在泗洪县城头乡西南,城头乡的名字据查就有“城墙一角”的意思。

钟山徐达墓(南京市)

    徐达墓在南京市钟山风景区内的板仓村附近,紫金山脚下,是明初诸功臣墓中保存较好的。其中最为稀奇的,是洪武十九年立的“御制中山神道碑”。碑文相传为明太祖朱元璋亲自撰写。钟山又名紫金山,山势险峻,蜿蜒如龙。周围名胜古迹很多,著名的有紫霞洞,中山陵,梅花山,明孝陵,孙权墓,紫金山天文台及天堡城,藏有唐玄奘头骨的录像带谷寺也在钟山脚下。这里山、水、城、楼、林浑然一体,景色优美,气势磅礴,是中外游客来南京必游之地。

徐霞客故居(江苏江阴市)

    徐霞客出生时,中国的封建制度已趋衰弱,资本主义有了萌芽,探索自然,重视考察的风气开始兴起,徐霞客走上了实地考察,研究自然规律的新方向。他一反传统,不参加科举,徙步考察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途中,他生动简明,刻画入微地记述了各种地理现象的野外考察记录——《徐霞客游记》,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广泛系统地记载和探索喀斯特地貌的巨著。

    徐霞客故居坐落在江阴市马镇南扬岐村东首,始建于明代,故居内有一棵当年徐霞客手植的古罗汉松,虽历经沧桑,仍亭亭如盖,令人叹为观止。

青藤书屋(绍兴市)

    青藤书屋在绍兴市区前观巷大乘弄,是我国明代杰出书画家,文学家徐渭的出生地和读书处,徐渭就是在民间传说中颇具传奇色彩的徐文长。青藤书屋为庭园式民居建筑,院内天池,自在岩等景观,均为明代遗存。  

徐悲鸿故居(广西桂林市阳朔县)

    徐悲鸿故居位于阳朔县美丽的漓江边,是一座三进堂的小屋。徐悲鸿的《漓江春雨》、《走岂渡》、《鸡鸣不已》等名画,都是在此创作的。

    漓江流经阳朔境内的69公里是漓江风景的最佳处。整个阳朔恰似一座山青水秀的大公园,有美丽的碧莲峰;有传说中壮族歌仙刘三姐抛绣球的千年古榕;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月洞奇观;有被誉为“小漓江”之称的遇龙河。置身于此,可体会当年大师作画时的意境。


孺子亭


位于市内西湖之畔,原为东汉“南州(泛指南方)高士”徐稚垂钓处。南唐于此筑高士台。明朝初年,太守许方在此立高士祠。嘉靖年间,知府户迁选于湖边垒石环护亭基。1930年重修,立有亭碑。1957年列力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辟孺子亭公园。 “徐亭烟柳”为“豫章十景”之一。徐孺子,东汉“南州高士”。据《汉书·徐稚传》载:"徐稚,宇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了不起。时除蕃为太守,以札清暑功曹。稚不免之,既渴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榻"是一种狭长而较矮的床。"除蕃下榻"时接待的是贵宾,把贵宾住宿称为"下榻",就是源于"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典故。


“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97-169),名稚,字孺子。江西丰城人。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时称“南州高士”。徐孺子小时候就很聪明。十五岁时来到今丰城、南昌、进贤三县交界的槠山,拜当时著名学者唐檀为师。唐檀去世以后,徐孺子便在槠山过起长期的隐居生活,一面种地,一面设帐授徒。他曾一度外出远游,向大儒樊英、黄琼请教,得益非浅,使他成为当时颇有名望的学者之一,受到地方官员多次举荐,但他都谢绝了。徐稚清高自持。据《资治通鉴》载,徐稚早年拜黄琼为师,可当黄琼做了大官之后,徐稚就主动与黄琼断绝了来往,专心在家务农而不再交游士林。至黄琼死后,稚往吊之,哭得很伤心,但他不通报姓名,以至在场的人六七千人都不认识他。东汉名臣陈蕃到豫章做太守(147),立志做一番大事,一到当地就急着找名流徐孺子请教天下大事,随从劝谏应该先到衙门去,结果被他臭骂。当时徐稚已年过50岁,当陈蕃派人将他从槠山请来时,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张可活动的床,徐稚来时放下,走后挂起。因此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把徐稚作为江西“人杰地灵”的代表。今南昌市有名胜孺子亭,原是徐孺子垂钓之处,为豫章十景之一。1979年建成孺子亭公园。


 


徐氏伯禄支派宗谱简序


堂名:南州堂。堂联:南州世泽,东海家声。堂址:江苏省金湖县闵桥镇向南一里,祠堂于1945年被毁。


徐姓:东海郡,系出嬴姓,伯益子若木,生调,封于徐,历夏商周为诸侯,后以国为氏。汉有徐稚,吴有徐盛。抄自《百家姓》释


先祖:自南宋变迁忠愍公随驾落居昆山,筑室于姑苏昆邑,科第缠绵,人文荟萃,其表表最著者南州高士,外望重三苏有伯度之父子,名高四皓有伯珍之昆弟焉。摘抄康熙十二年《徐氏谱序》


我族支派繁衍,分迁各省传信无稽,惟明初伯禄、福一皆迁,福一迁宝,伯禄居邮之湖西,即以始迁者为一世祖,是始祖也。摘抄光绪丙戌年(1886年)《徐氏谱序》


始祖伯禄公:字万古,监贡生,例受修职郎侯选,儒学训导,例赠孺人张,生子一,生卒皆无考,合葬于存蟒湖角口,迄今频遭水漫,迹尚存焉。祖贯江南苏州府阊门昆山县,民藉由明初迁高邮甓社湖西闵家桥南择居焉,凡谱中所载皆后裔也。抄光绪年间《徐氏宗谱》


五大门系:始祖伯禄公下传到五世祖景字辈,共拾五位兄弟,闵桥南乡祠堂的《徐氏宗谱》只记录有五位兄弟,故称五大门。那时交通落后,其它兄弟故分别于外地建祠立谱,仍为南州堂。故习俗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三日,前往闵桥南乡祠堂祭祖拜宗。


老谱辑修于光绪初年,距今近120年,1966年文革《家谱》被毁,仅存无几,祖先牌位无存,多户不知曾祖、高曾祖名字,与老谱难以对位。我族繁衍昌盛,广布海内外,难以登记汇集入谱。望族中长者、饱学志士协力为汇集续谱作贡献。


徐家金容  ,百禄公二十三世孙,生于江苏省金湖县闵桥甫坝村八组,兄弟姐妹六人,生二子,其祖屋徐家南庄居徐氏祠堂东南二公里远。其从金湖县农技推广中心国干岗位退休以后,深感岁月流逝,整理徐氏家族宗谱之重要,自公元2005年起,尽绵薄之力,广泛收集徐氏家谱资料,耗用自已微薄退休金,深入金湖、盱眙、高邮、宝应、天长、访查登记百禄公支派后裔人脉,并加以整理归类,并尽力寻访我族支派自始祖百禄公以上之脉络。因我族明初自昆山迁往金湖,但凡有力可追寻明初我一世祖百禄公以上脉络者敬请联系。


  在新的历史时期,正值国力强盛,人民安康,我们能尽力修辑徐氏宗谱,也得到了众多徐氏宗人的鼎力支持与关心,在此不一一赘述。 

电子邮箱:xhf608@163.com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浙江清代徐姓官员履历
姓名年代籍贯职官徐敏桂雍正年间云南府楚雄府楚雄县浙江处州府宣平县知县徐日纪乾隆34年浙江严州府桐庐县俸满教职徐锡礼乾隆四十一年浙江杭州府临安县广东潮州府惠来县知县徐思安光绪18年安徽凤台县浙江金华府水利通判徐良模乾隆年间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云南云南府通判徐琨嘉庆十六年浙江衢州府龙游县河南南阳府叶县知县徐良模

0评论2025-03-31168

关于《苏鲁徐氏(东海堂)衒公通谱》致各位宗亲的函
关于《苏鲁徐氏(东海堂)衒公通谱》致各位宗亲的函 (第一号)尊敬的各位家人;衒公,字廷售,号毅。明辅祖第五十三世,善堂公第七世,礼龙祖之曾孙,谦公之子,行五。其人天资敏达,器宇轩豁,睦邻敦族,公行礼彰。被授予义官于福建兴化府莆田县。生子六;金、銮、錄、鑣、锐、釴。享年五十二岁。卒于成化甲辰年(1484年)

0评论2025-03-13265

记招远市为徐氏修谱的那些人
徐姓,据2010年,202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均排在第十一位,现今已有2200多万人,是全国的大姓,据山东省人口普查数据排在全省第九位。2002年《招远年鉴》记载:徐姓人口排全市第八位,也属全市大姓。招远市徐姓,有一个最大特点,徐姓绝大多数发源于夏甸镇勾下店村,而且几乎所有徐姓家族都认可先祖是从勾下店迁出的,逐渐建

0评论2025-01-27532

徐州沛县七修《东海堂·徐氏族谱》 倡议书
徐州沛县七修《东海堂·徐氏族谱》倡议书尊敬的徐氏宗亲们:木有根,水有源,族有谱。族谱承载着家族历史与先辈精神,是我们追本溯源、凝聚亲情的关键。东海堂徐氏,起源于淮海,晋时迁徙。明朝洪武二年,先祖崇本公因兵祸来到徐州沛县,定居西南三里河,至今已繁衍约655年。沛县《徐氏族谱》虽历经六次修订,但因资料所限,

0评论2025-01-17788

中共安丘市委办公室 关于做好家谱普查和征集有关工作的通知
家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记载着家族的传承脉络、世系繁衍、人物事迹、家规家训等珍贵信息,对于研究地方历史、民俗文化、社会变迁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0评论2024-12-29575

《高密徐氏家谱》徐氏家谱续写公告
徐氏家谱续写公告第2号各位族亲:一、本谱暂名为《高密徐氏家谱》。以民国25年(即1936年)老谱为蓝本。凡是老谱有的徐氏裔孙,不分男女,地位高低,贫富差别,一律平等入谱。对于收养、义子等凡自愿入徐氏谱者则一视同仁。具体名称待编辑完成,付诸印刷时,由顾问委员会成员商讨决定。二、本谱续写的指导思想是实事求是,

0评论2024-10-181132

《莱阳徐氏初修宗谱》第三次发布通知
《莱阳徐氏初修宗谱》第三次发布通知始祖徐安心,高祖徐祥,一世祖徐有财徐利财徐有良后人请注意!经过前段时间大家的共同努力,凡是请谱书的宗亲补充资料已基本完成,个别联系不上的宗亲请抓紧时间联系我补充资料。为了快点完成谱书出版,以前想请谱书的宗亲,还没交钱请抓紧时间及补充资料,截止2024年7月15 日就进入谱书

0评论2024-06-281282

江西南昌南州世家乌石徐氏十九续修族谱仪式于6月2号正式启动
江西南昌南州世家乌石徐氏十九续修族谱仪式于6月2号正式启动

0评论2024-06-27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