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徐姓历代涌现出许多杰出的科学家

2024-07-30 12:16IP属地 山东7490徐飞

自古以来,徐姓涌现出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徐姓科学家:

1.徐光启(1562年-1633年)是中国明朝末期的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和天主教徒。他出生于上海,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徐光启在数学、天文、历法、水利、军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涉猎和独到的见解。他与利玛窦等人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等西方科学著作,成为我国最早系统接受西方科学知识的人之一。他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科学思想和理论,如“度数之学”等,对中国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科学研究,徐光启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军事家。他担任过多个教育职务,倡导科学教育,推行“实学”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还是明朝末期的重要军事将领,参与了多次战役,表现出色。

徐光启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十分注重人才培养。他创立了“徐氏学堂”,为当时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者和科学家。

2.徐寿(1818年2月26日-1884年9月24日)是中国清代末期的杰出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化学之父”。他出生于江苏无锡,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5岁父亲病故,17岁母亲去世。

徐寿在年轻时便放弃了科举,转而潜心钻研西方传入的各种科学知识。他精通各种农具、器物、艺术品的制作,还通晓古琴等乐器的演奏及修理。在安庆内军械所,他与华蘅芳等人合作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蒸汽轮船。此外,徐寿还致力于翻译和撰写军火生产技术的书籍和文章,亲自参加军火生产实践,从事黑火药及其改良剂型——栗色火药的生产技术的指导工作,试制硝棉无烟火药和作为引爆药的雷汞。

徐寿在化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翻译和撰写了大量西方科学著作,系统介绍了西方近代化学知识的主要内容,并首创取西文第一音节造新汉字以命名化学元素。他参与创建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翻译了大量西方科学著作,其中包括《化学鉴原》、《化学考质》、《物体遇热改易说》等。这些译著对中国近代化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徐寿的杰出贡献不仅在于他的科学研究,还在于他对中国科学教育的开创性工作。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科技学校——格致书院,并编辑出版了中国早期专门介绍自然科学的综合期刊《格致汇编》。他还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主张通过学习西方科技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3.徐霞客(1587年-1641年)是中国明朝时期的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出生在江苏江阴一个富庶之家,自幼受到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好学博览,对地理学和旅游有浓厚兴趣。

徐霞客的游历生涯长达30余年,足迹遍布今21个省、市、自治区,遍及峰壑幽谷、大江大湖,可谓“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他通过实地考察,对地理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生态等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深入的研究,为我国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地理学研究突破了前人窠臼,具有开创性意义。

徐霞客留下了大量的游记和地理学著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这部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在《徐霞客游记》中,徐霞客不仅详细记录了游历所见所闻,还深入探讨了地理地貌的成因和演变,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徐霞客的游历过程充满了艰辛和危险,他曾遭遇盗匪、涉险绝地,甚至在考察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然而,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用勇气和毅力谱写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徐霞客是中国地理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开创性思想和杰出成就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不仅是一位地理学家和旅行家,更是一位勇敢、坚定、热爱自然的探索者。

4.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他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他是中国明代中期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徐渭在文学、戏剧、书画等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的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的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有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的称誉;书法上善行草,兼工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人”,“无之而不奇”。他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时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自称“南腔北调人”。

徐渭的生平充满传奇色彩。他的文艺创作所涉及的领域很广,共同的特征是绝不依傍他人,喜好独创一格,具有强烈的个性,风格豪迈而放逸,而且常常表现出对民间文学的爱好。

徐渭还对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涉猎和研究。

5.徐建寅(1845年3月7日-1901年3月31日),又名寅,字仲虎,江苏无锡人。他是中国近代兵工技术专家、化学家、科学家和翻译家。

徐建寅的成就十分广泛。在科学方面,他翻译了大量西方科学著作,并撰写了许多专著和论文,内容涵盖了化学、军事和科技等多个领域。他研制了枪炮弹药、硝酸、硫酸和汞爆炸药,参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并在江南制造局工作期间协助研制了多艘蒸汽舰船。在技术考察方面,他曾先后前往天津和山东机器局进行援助,对两厂的建设和军工产品的制造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在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进行技术考察和交流,成为我国最早派出国外考察的工程技术人员之一。

此外,徐建寅还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与外籍专家合作翻译了多部军事与科技书籍,包括《炮与铁甲论》《格林炮操法》《造硫强水法》《汽机必以》等。他的翻译作品不仅准确传递了原作的内容,还对中文表达进行了艺术加工,深受读者喜爱。

6.徐贞明(1530年-1590年),字孺东,江西贵溪人。他是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的进士,并被任命为浙江山阴知县。在任期间,他施惠政、导善止恶,深得百姓爱戴。

徐贞明对水利工程有浓厚兴趣,并主张在北方特别是西北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发展生产。他曾上疏提出兴修西北水利的主张,并完成了《潞水客谈》这部水利专著。书中详细论述了水利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治理方案,为中国古代水利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徐贞明在水利工程方面的才能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被任命为尚宝司少卿,并受命兴修水利。他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功地开发了大量农田,并使河流得到治理。然而,由于触动了豪强权贵的利益,他的工程被迫停止。

尽管如此,徐贞明并没有放弃他的理想。他辞官回到家乡,继续关注水利事业的发展。他深知水利对于农业生产和国家繁荣的重要性,因此他致力于推广他的水利建设理念和经验,以期为家乡的水利建设做出贡献。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山东池桥口徐氏祠堂举行落成典礼暨清明祭祖仪式
2025年4月3日上午,山东池桥口徐氏祠堂落成典礼暨清明祭祖仪式在池桥口村隆重举行,来自池桥口徐氏先祖太公后人齐聚祠堂,为六代世祖灵位归祠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池桥口徐氏一脉从明代崇祯年间自安徽歙县回迁故里到此以来,历经395载,已发展至二十七世,现家族人口繁衍生息,分布居住于苏、鲁两省及临、郯、苍等地,共有2

0评论2025-04-04152

寻根溯源,共话未来——第三届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纪实
寻根溯源,共话未来——第三届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纪实 2025年3月29日,广西阳朔县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家族盛会——第三届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来自江苏、山东、广西等地的近40位徐氏宗亲怀揣对家族的深厚眷恋,跨越山水阻隔,齐聚一堂,共同回溯家族历史,探寻未来发展之路。上午的研讨会在山

0评论2025-03-30159

跨越600年的亲情拥抱-------2025海州徐氏善堂公后裔迁徙文化研讨会暨海州徐氏后裔赴阳朔木山省亲活动
明朝洪武年间,世道纷乱。海州徐氏善堂公的三世孙徐宣公,为躲避灾祸,背井离乡踏上迁徙之路。从浙江辗转到福建、广东,翻山越岭历经艰险,最终在桂北阳朔木山八卦村寻得安身之所。但见此地山脉蜿蜒如龙,山水灵气汇聚,便在此开基立业。历经六百余年繁衍生息,如今后裔已逾万人,人才辈出,文脉兴盛。前年,阳朔徐氏文化研

0评论2025-03-30170

全球总会 通 知
通 知 各省各地区联谊会: 全球总会原定 2025 清明祭祖活动计划,考虑到国家近期对各类姓氏宗亲活动的相关管理精神,加上两会刚刚结束,不宜开展类似大型社会活动。同时经与 政府相关部门协商,总会决定今年清明祭祖暂不举行全国性统一祭祖活动,待年末冬至视情况再做安排。 各省各地方联谊会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自行安排相

0评论2025-03-2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