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目录(八)06.华中地方 湖北省 如需请联系本站
06.华中地方 湖北省001德安府志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赓音布修清刘国光等纂清光绪十四年刊本002荆州府志八十卷首一卷清倪文蔚修
0评论2017-02-02246
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目录(九)07.华中地方 四川省 如需请联系本站
07.华中地方 四川省 001万源县志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刘存厚修贺维翰等纂民国二十一年排印本002纳溪县志十卷清赵炳然等修清徐行德等
0评论2017-02-02252
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目录(十)09.华北地方 山西省 如需请联系本站
09.华北地方 山西省001合河政纪二卷石荣暲撰民国二十三年排印本002临县志二十卷胡宗虞修吴命新纂民国六年排印本003武乡县志四卷
0评论2017-02-02251
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目录(十一)10.华北地方 河南省 如需请联系本站
10.华北地方 河南省001豫北矿务交涉始末记不分卷阙名撰民国石印本002筹豫近言四卷陈扬撰民国三年石印本003河南通志舆地志山脉一
0评论2017-02-02477
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目录(十二) 11.华北地方 河北省 如需请联系本站
11.华北地方 河北省001河北通志稿旧志源流一卷关隘考二卷孙鹏撰张鸿翔撰民国二十四年排印本002清苑县志六卷金良骥等修姚寿昌等
0评论2017-02-02325
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目录(十二)12.华北地方 陕西省 如需请联系本站
12.华北地方 陕西省001长安县志三十六卷清张聡贤修清董曽臣等纂清嘉庆十七年修民国二十五年重印本002咸宁县志二十六卷清高廷法
0评论2017-02-02337
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目录(十三)13.华北地方 甘肃省如需请联系本站
13.华北地方 甘肃省001陇边考略一卷清阙名撰抄本002钦定兰州纪略二十卷首一卷清阿桂等修清冯培等纂清乾隆年间抄本003狄道州志十
0评论2017-02-02361
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目录(十五) 15.华南地方 广西省 16.华南地方 福建省 如需请联系本站
15.华南地方 广西省 001镇安府志二十五卷 首一卷 清 羊复礼 修 清 梁万年 等纂 清光绪十八年刊本 002临桂县志三十二卷 清 蔡呈
0评论2017-02-02458
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目录(十六) 17.华南地方 云南省18.华南地方 贵州省 如需请联系本站
17.华南地方 云南省 001云南府志二十五卷清张毓碧修清谢俨等纂清康熙三十五年刊本002广南府志四卷清林则徐等修清李煕玲纂清光绪
0评论2017-02-02334
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目录(十七) 19.西部地方 新疆省20.西部地方 西康省21.西部地方 青海省22.西部地方 西藏地方 如需请联系本站
19.西部地方 新疆省001回疆志四卷清阙名撰清乾隆间抄本002西陲要略四卷清祁士韵撰清道光十七年刊本003西陲纪事本末四卷清阙名撰
0评论2017-02-02283
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目录(十八) 23.塞北地方 宁夏省 24.塞北地方 绥远省25.塞北地方 热河省26.塞北地方 察哈尔省27.塞北地方 蒙古地方如需请联系本站
23.塞北地方 宁夏省001朔方备乘图说不分卷清翰林院辑清李鸿章等撰清光绪三年刊本002朔方道志三十一卷首一卷冯福祥等修王之臣等
0评论2017-02-02417
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目录(十九) 37.台湾地方 如需请联系本站
37.台湾地方一 台湾府志十卷 首一卷 清 靳治扬 主修 高拱干 纂辑 民国七十二年台北成文出版社用清康熙三十五年序刊补刻本影印
0评论2017-02-02426
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目录(二十) 37.台湾地方2 如需请联系本站
五十一台湾志略二卷 清 李元春 删辑 民国七十二年台北成文出版社用清道光十五年青照堂丛书刊本影印五十二东槎纪略五卷 清 姚莹
0评论2017-02-02333
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目录(二十一) 37.台湾地方3 如需请联系本站
一百六十一台湾市街庄便览 日本 筱原哲次郎 编 民国七十四年三站台北成文出版社日本昭和七年排印本影印一百六十二吾等の台湾 民
0评论2017-02-02317
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目录(二十二) 37.台湾地方4 如需请联系本站
二百六十一台南县志一卷 日本 奥村金太郎 编 民国 蔡国琳 编 民国七十四年台北成文出版社用日本明治三十年、三十一年排印本二百
0评论2017-02-02379
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目录(二十三) 37.台湾地方5 如需请联系本站
三百零一高雄州街庄概况辑存一: 屏东要览 高树庄要览 美浓庄役场 编 屏东街役场 编 高树庄役场 编 民国七十四年三站台北成文出版
0评论2017-02-02644
徐氏家族的来历
徐姓起源参考之一 徐源出于嬴姓。夏朝时,嬴姓祖先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在徐(今江苏泗洪县及安徽泗县一带)。徐国历经夏、商、周,传至西周穆王时,有国君叫偃。徐君偃以仁义著称,深得百姓拥戴。有一次在疏导河道时徐君偃挖出了一副红色的弓箭,他认为这是天赐的祥瑞,就起了代周为天子的野心。周围的一些诸侯听说此事后
0评论2013-01-023807